于扶罗这一时还真的没有办法了,自己派出去的人根本就难以进入增山县自由行动,他们的人,就算是混了进去,都基本处于监视的状态当中。如此,他们又如何去刺探什么的情报?更加不要提什么的做内应卧底的事。
反正,他们就只能够查探到增山县的一个大致情况,大约知道刘显平时就在增山县的官衙中处理一些事务,以及接待那些部族首领什么的。他的探子,连接近的机会都没有。
整个增山县地区之内,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形象,每一个人,那些迁徙来的汉人百姓、当地百姓、部族百姓,他们人人都会有他们各自要忙的事,每天都过得很忙碌而充实,这个时候,增山县内,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闲散的人员的。
哪怕是原来的一些懒汉、流浪汉,又或是那些流氓痞子,甚至是那种天生傻愣的傻子,都会被官府派出去的巡逻官兵赶去田地里劳作。有些活计,就算是傻子也一样可以干的,能干多少是多少,反正,能够给他们一口吃的,他们就能够做。
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混进增山县的探子,他们如何活动?被巡逻的官兵看到了,肯定得要盘查,最坏的是,有些官兵可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看你无所事事,马上就会赶你去田地里干活,不干?那就滚出增山县的地界。
于扶罗这时探知了刘显手下同样有着两三万部族人马,如果再加上刘显原来的汉人的人马,这都已经比他的兵力实力强大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也生不起直接强行攻进增山县去的念头。实力相当的情况之下,强攻进去还真的跟找死没有什么的分别。
他的匈奴部族的人马,的确也算是比较强悍的,可是,那些部族的人马也不会比他的匈奴人马的战斗力弱。除非他现在可以再说服更多的匈奴部族投效他,不然,以他暂时的兵力,已经不足以正面强攻增山县。
所以,唯有的办法,就是派出一些部族人马,前往增山县,假装归顺投靠刘显,然后再让那些被刘显接纳了的部族人马,在增山县做内应卧底,调查清楚刘显的一切情况,寻找到机会。然后,在合适的时机的时候,他才带人前往刺杀刘显。
现在,他跟其父王联系都还没有消息传来,暂时他还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在这古时代,要通讯的确不太方便,全靠人力马力。
于扶罗的父王,在大漠草原当中,也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他们是逐草而居,虽然他也知道一个大致的去向方向,可他派出去的送信人员,也必须要寻找一些时日才有可能找得到。
如此,于扶罗也就只能先派出归顺了他的一些部族人马,前往增山县假装归顺刘显。
刘显在增山县的动作的确有些大,整个上郡地区都已经传开了。别的县城的一些部族人,在了解清楚归顺了刘显之后就能够获得到的诸多好处,他们也都动了心,也的确不少部族人举族前往增山县,向刘显表示归顺投效。
对于这样的部族,刘显也是来者不拒,只要是真心的,都给予接纳,并且,按照原来处置增山县部族的方法去对待处置那些归顺的部族人。
这里,要提的是,董卓在西凉,之所以可以发展得那么快,其实他的人马当中,也有很大一部份人马是西凉的氐、羌等小数部族的人马。
但董卓接纳了那些胡人部族的人马之后,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一个很好的控制,或说是军纪方面的改造,所以,他们的那些胡人军马,往往都显得特别的凶残。后来董卓的率二十万人马到了洛阳,这沿途发生无数烧杀抢掠屠村等等的事件,这些基本上都是那些野性难驯的异族部落的军马干的。
刘显现在同样接收接纳了这些异族部落的人马,可是,从接收接纳的那一刻起,那些部族人,就必须要无条件的遵守遵从刘显在增山县颁布的所有条令条文。
刘显给予他们的归顺打件,的确很优渥,可是,对于他们违反了条令条文的处理,也同样会很严厉,这一点,比起处理汉人违令的处理会更严厉一些。汉人违反了一些条令条文,还可以申辩一下,起码,你杀了人,是因为什么的原因等等。
可是,对那些部族的,如果无故犯了人命,那不用多说,直接斩首示众。
另外,如奸**女、偷盗抢等等,这些,只要犯了,重则就是斩首,轻则直接打得一个半死再充作劳役。
乱世用重典,对于那些根本不知道文明是何物的异族部落来说,必须要用严格严厉的法律条文去规范他们的行为动作。
他们既然选择了归顺,享受到了刘显给予的诸多好处,让他们不再因为粮食的事而犯愁,让他们有了拥有跟汉人一样的福利待遇,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耕地,并且再享受到了免租免息的一些优惠政策,那么他们就必须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起码,一些公示颁布的法律条文,他们必须要遵守。
这些,汉人也同样得要遵守,异族人,他们既然享受到了跟汉人一样的待遇,那么他们自然也有那样的责任义务遵守那些法规法纪。他们或许一开始并不懂,不懂字,不懂理。可这有人会背诵讲解给他们听,让他们清楚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还犯事,那就是该死。死有余辜,杀无赦!
治理,讲究一个松驰有度,有法有理有据,恩威并施。重要的,是要有那样的能力去执行那样的法律。
现在,于扶罗还搞不太清楚刘显凭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够彻底的让那些部族归心。他就只以为,他派出了一些部族人马前往增山县假装投靠刘显,如此就可以让他派出的部族人打入增山县了。
他派出的人数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增山县方面的警觉。
他也了解到了,那些前往增山县投靠的部族,一般都是数百人或是一两千人的小部族,真正有上万人的部族,他们还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还没能下定决心是否放弃自己的部族领地去投靠刘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