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荣走了。
他将怛逻斯营留在克孜勒港,自己带着博格达营沿着来路回去了——如果周围诸势力知道了他这位碎叶军的“大酋”还在周围荒芜一片,补给极为不便的克孜勒港盘桓,无论是科萨人,还是大食人,绝对是不会遵守什么盟约的,而是会尽起大军前来围剿他才是应有之意。
为了不给大食人以口实,他没有穿越火寻国,还是沿着荒漠回去了。
回去时,他走的很慢,自然是为了在路上就能得到元丰从克孜勒港送来的讯息。
果然,两个月后,就在他快要抵达怛逻斯时,元丰的快马赶到了。
“大都护,你们离开后不久,先后来了三拨使者,此时,我军麾下已经有了两艘大船、两艘小船,一开始的那两艘已经试航完毕,正要出发去陀拔思单,另外两艘刚刚拼接完毕,刚在海湾试航两三天,还没有出克孜勒湾,这第一拨人马就到了”
“来的是科萨人,他们有二十艘大船,船只大小与我军大船差不多,不过两头翘的高高的,中间有一面纵帆,似乎也掌握了戗风之技”
“他们有一层甲板专门用来放置奴隶桨手,有白人、黑人,也有像我等这样黄色面孔的,后来我才知晓,这些白人都是科萨汗国得到的斯拉夫奴隶,黑人来自昆仑国,对了,他们称之为非洲,黄人多半来自里海、黑海附近”
“由于有船桨,他们的船只也能随时出发,还能随时进港停歇,他们在首层甲板安装有投石机,还有弩箭,武备还是很强的,但他们的作战面都在首层”
“他们仗着船只多,水兵多,一上来就围住了我军的船只,我军的两艘小船只配备有强弩,并没有火炮,一早就跑了,他们便以五艘奴隶大船围住我军船只一艘”
“一开始用科萨人投石车抛射,不过在海水摇晃不定的大海上,其准头实在不佳,我当时就在港口的瞭望台上观察,他们几乎将存在船上的石头抛射光了,只有一发落到了一艘大船上”
“里海常年北风盛行,到了此时,东北风便多起来,我军两艘大船也没有戗风,直接朝西南方向驶去,而敌人的大船也在不断靠近”
“我军大船两侧各有八门火炮,在海湾时海浪并不大,与热海差不多,由于以前水兵们就在热海上演练过,加上距离较近,发射的实心炮弹不少都击中了敌人的船帮,敌人的船只看得出来都是脆皮,甫一接战就有不少丧失了战斗力”
“等敌人接近后,我军又改装散弹发射,散弹喷射之下,敌人水兵、奴隶桨手大量死亡,等我两艘大船冲出包围圈,敌人有一半船只都或趴窝,或不听使唤了”
“此时我军船只再次回头,对着剩余五艘还能走动的船只进行了再次轰击,最后,只有两艘大船跑了,剩余八艘全部被我军击毁”
“没多久,科萨人又派船过来了,这次自然是前来谈判了,最后大致按照大都护之前所说的与他划定疆界,北面以萨日德格河为界,河东归我军,河西属于科萨人”
“他们承认我军占据克孜勒港,并同意开通克孜勒港到萨曼达尔港的航线,不过我军初来乍到,自然不愿如此,便与之达成头半年在中立的巴库港进行贸易,后半年再视情况进行直航”
“至于货物、价格、运输等条款,大致是按照大都护之前与我等商议的进行的,我代表碎叶军签了字,不过正式文本,也就是用唐文、突厥文两种文字议定的文本先要送到萨曼达尔,由其汗王签署,签署完毕后再送到克孜勒港,由我军送到阿利施由大都护再签署,全部完成估计要到下半年了”
“来的第二拨是陀拔思单人,王子拓跋鲁亲自带着五条大船过来了,说起来以前他们也是有船只的,不过摄于科萨人的淫威只能在自己国家港口之间往来,不敢进行跨境航线贸易,由于我军刚刚打败科萨人,他们便来了”
“于是职部将其船上的物品全部买下来了,还与他议定了定期购买粮食、干草、蔬菜、木材的诸事”
“第三拨人马居然不是阿塞拜疆人,也不是火寻人,而是大食人,得知我军占住克孜勒港后,并波悉林将其阿什哈巴德总督辛巴德派过来了,大都护,根据辛巴德带来的消息,以前进攻毕国的哈西姆被并波悉林调到了夷剌,而辛巴德则调到了阿什哈巴德”
“职部与辛巴德议定了用碎叶军所出铁器套件换取粮食的协议,并约定双方都不在巴尔坎山附近驻兵,协议内容最终签订同样需要半年时间以上”
“在职部发出信件时,我军已有四艘大船、四艘小船了,眼下两艘小船日夜不停巡逻海湾,另两艘则在里海东岸巡逻,为了让船只遇敌时顺利撤退,职部斗胆将陆军用的三百斤火炮安置了几门在小船上,效果还不错”
“至于大船,一艘专门跑巴库,一艘跑陀拔思单,我计划每十日往返一趟,主要是运水,与巴尔坎山相比,用船只来运水似乎还方便许多,加上马匹大量需要草料,不得不这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