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吧!大王!
藩府的军政体系搭建完成后,赵泰一次任命了上百官员。
在这些官员进入岗位后,藩府的行政和军事系统,便开始运转起来,军政事务逐渐变得井井有条。
此时十多万难民,被安插进各个卫所,而这些卫所大多分布于峄山、丘尼山、蒙山边缘,于山东中部形成诸多屯堡群。
这里背靠大山,蒙古人打来,各屯堡可以依山坚守。
蒙古人若是进攻,拔掉几个屯堡,不算难事,可要是想要,彻底清除堡群,付出就太大了。
有这些堡群在,蒙军就不太可能大举南下,而若是蒙军不来,各屯堡的军户,就可以下山进行生产。
虽说赵泰采用卫所制,他的卫所兵,并不能算正规武装,只能算是民团,但是这种全民皆兵的模式,无疑会使得赵泰变成一个刺猬,让蒙军难以下手。
赵泰不需要这些卫所兵能够跟随他作战,只需要他们有一定自保的能力,并且在大战时,可以承担运输粮草,护卫后方的任务,就能给蒙古人头疼。
在充实卫所人口的同时,忠义镇各支募兵,得到补充后,则开到邳州,并于城外校场,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
三万三千多忠义军,穿着各色盔甲,包着头巾,带着铁兜和范阳帽,排列成阵,演练着军阵的变化。
虽说赵泰有自己的军器作坊,并且开始自制兵器和盔甲,但是产量有限,无法全军装备。
因此现在的忠义军,盔甲比较杂乱,以南宋援助的盔甲为主,其中夹杂了大批金军和蒙军盔甲。
忠义军披甲率虽高,但是队伍看上去却比较杂乱。
三万多人,有的营全套宋甲,有的营则是金军和蒙军装备。
他们单个单位出来溜一圈,都很威武,可要是聚集在一起,就有点像支杂牌军了。
现在忠义军在战场上,为了标识敌我,没头盔的只能头裹红巾,有头盔的便在脖子上系上一条红领巾,以便区分。
这时赵泰站在校阅台上,看着大校场上铺开的人马,见士卒们穿得五花八门,沉声道:“还是需要尽快造出自己的盔甲和兵器啊!”
“大帅放心,等到邳州这边稳定下来,工坊全力生产,不出三年,盔甲、兵器就能实现自给。”王文统是左军师,主管行政和经济,工坊生产也在他管理范围内。
现在蒙军攻破关河防线,睢宁以西无险可守。
上次忽必烈杀到睢宁,对于工坊生产构成了威胁,王文统便见一部分工坊,转移到山东境内。
这些工坊靠近南宋,很快就能够获得原料,重新进行生产。
赵泰微微颔首,随即笑道:“虽说将士们衣甲不齐,但步操整齐,历经数场大战后的彪悍之气,却已经掩饰不住了。”
“虎贲之师啊!”王宾捋了捋胡须,说着好听的话语,令原本比较排斥他的诸多将领,觉得这个新军师人还不错。
这次赵泰进行阅兵,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论功行赏,给部下授予番号好军阶,同时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自豪感,二是振奋军心,为接下来争夺山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