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道了我的快乐有多简单,一块钱,4399随便一个网游首冲,爽一天。
通过不断调整。其实是句废话,因为生活一直都在给你几个选择让你选,你是在被动调整,而且有调整好的情况,就有调整糟糕的情况,加之随机性太强,参数太多,根本无法掌控。最后呢,很多所谓的盘外招,如环境,自身健康状态等等,都会影响最后结果,就比如你在激烈的打游戏,突然鼻子痒,打了一个喷嚏,丢了一个五杀,唔!这都是没处说的。所以呢?该认的认,拼劲全力不能成功也很常见,无心插柳也很常见,总之呢?坚持住就好了。
从不挑挑拣拣,一路听下去。大凡具象的事物,几乎都有消亡的一天,而抽象的事物的本事就是,它可以消亡,却可以在不同的具象事物之间传递,这也就让抽象得到了近似永恒的寿命。
但我不知为何如此脆弱,练必定失败的失败也要叹息一番。
一本书很长,然后,里面又在说一些类似“读书要一口气读完,不要三心二意地再去读别的书”的话,这到底是真的要告诫人读书要专注思考,还是为了把人捆绑在这本书上?保留质疑。
字里行间透露出关系二字。如果之前不读书的话,就觉得这些很不好,但是等你习惯了生活,又觉得这些应该是早点清楚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好,但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的。至少至少也不该被蒙蔽而不了解现状吧!
以及,外面说过的话只能信一半,另一半得自己看,如果不想看,那就别谈论。
你怎么证明自己是处在报国无门的情况,还是处在不学无术的情况呢?所以只能假设自己不学无术,然后去学习,等待机会。如果你不这样假设,也没什么好的假设了。
有两种写法,如果偏向细节的话,很容易把人物传记写成偶像剧,如果偏向理论的话,有感觉空白,假。举例子并不能完全说明什么,成功了也有可能是运气好。这么说没啥能看了哈哈。其实,看书是在逃避现实,所以脱离现实,后面多看一些与自己的现实相关的书籍,收获会更多一些,更有目的性吧。
玩游戏的时候,是最能体会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游戏的劲头是黑白,是无聊,是重复,是确切的求而不得,就是没有快乐。
好的东西,在坏的人手里(在不对的人手里),破坏力更是惊人。正确的事情是相对的,在不同环境下,一个是到底是对是错,必须得到实践检验。这些话不再论述。
当背弃变得容易,即便不对也还是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背弃。这时候还是得把韩非先生搬出来。
如果不能掌控,那么即便放在身边,也没什么大用,还占地方吃资源,不如丢掉得好。
所以细细想来,很多事都不必放在脑子里。
突然心痛,是想起了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