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的还有好多呀!外求于行,内求于心,缺一不可。
人类的高级情感是什么有趣的,十分具有深度的。今后,可以说是一直要挖掘的一个点,其余的都是表象,贯穿其中的,是不变的主题,人的情感,情感的哲学。真正的高级,可以赋予你持久的饱腹感,而不是像那些假高级一样,从虚无开始到虚无结尾。这不一定是人独有的情感,但必定是人所具有的一种情感。什么能带来充盈,什么能带来虚无,不言自明。
为什么不能是美妙的呢?因为现实不是,可一直说下去,又有抱怨之嫌疑。小说中,每一个场景都应该不是白写的,而在纪实文学里面,讲究这样的事无巨细。同时对好的与不好的进行思考,才能让人变得完整。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被贴上优秀的标签,那么当他的优秀标签被撕下来的那一刻,他必定是瘫坐在椅子上不知所措。成功让人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挫折让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二者共同控制人的行动,要不然人必定不是东倒就是西歪,不能走正。至于是保持优势,还是补充短板,那就要看情况了。
一直注意自己缺乏的东西,人就看不见完整的世界。如果你沉溺于糖果的治愈之中,那么你就不光是看不见完整的世界了,你直接陷入幻想了,眼睛已经关闭了大半。如何把一个像道理的东西拆成小故事说出来呢?A摸着自己鼓鼓的钱袋,做了许多假设,但都没有付诸行动,他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最应该做的是……。
水字数想必很累吧哈哈!今天少水。
孩子们认为自己拖累了母亲,可是在落魄的母亲那里,他们是她最骄傲的成就。
格局这个东西,我是说不明白的,我只知道它包含几个点,但也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我随便说说吧。比如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一个好脾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有清爽的个人爱好,等等吧!
随身携带的书一本就够了,它只要能具备可以反复看的特性就好,比如诗集,除了看以外还可以抄一抄。因为网络很发达所以可以随时搜,不用携带太多东西。
一群孩子们在一起,总有东西可玩,当实在玩不起来的时候,也就是这些孩子该死地长大了的时候。小时候,可以玩的东西很多,新鲜空气啦,各种纽扣、糖纸、果核、青草,还有废纸,一团泥巴,各种昆虫。那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希望这样的童心,能在长大以后也能保留一二,不至于让生活太枯燥。
这个世界里不光有黑色和白色,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所有颜色。所以,如果你谈论一个事物总是用非黑即白的思维,那一定是失真的,也不一定老是用灰,还有彩虹的颜色可以用呢!
是不能老是追求所以然,否则也太累了。知其然而用之,就已经很累了。不要给自己太多负担好不好。
一直坐着也很累的,就出来走走。突然想,哎!这么多人在那里究竟有什么用呢?当我深入了解,发现这些人确实是很忙,那看起来没什么用,那就是大家都在瞎忙喽!正面看看不出效果,那就反面看,将这些人抽离,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那么也许,不堪入目与平平常常之间的距离,就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文化背景确实导致某些书读起来会稍微难以难懂。读国内的史书一定是比读国外的史书轻松些,哈哈。但是抓住几个关键点还是可以了解大概的,经济啦,利益啦,武力啦,基本上是这些。
自然可以用一些温暖的故事软化自己的心,但是也要注意物极必反哦!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状态。
如果我们只是放羊,那么势必是要狠狠地控制羊的数量的,而如果我们学会了管理草场甚至是创造草场,那么我们对羊的掌握就会更强,羊的数量也可以更多。我们要学的也许不是数数,说不定是土壤改良。怎么说呢?很多事情的正解,总是看起来南辕北辙。
脑子里面真的有东西被摧毁着。我感觉快乐的时候,我感觉不快的时候,都这样想。摧毁的反面,是反面事物的建立。
拯救与孤独,有时候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效果。
还记得打魔兽争霸1V2时候的事情,正面打不过的时候没必要自卑的,因为就是打不过,你要使用战术。
我不能那样自由地写,根本写不出那样的氛围。一切还应自然。
有陷入泥潭的感觉,又感觉自己昏昏欲睡。觉得读书累了,就休息嘛!干嘛找一本《治疗读书疲劳的方法》(杜撰的)来接着读呢?书本不能给出全部的答案,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书里啊!你个呆子。
局外之人。有时候我们主动地想做局外人,有时候我们是被迫出局。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然后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