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 > 第293章:册封大典,大明阅兵,为大明贺!(求订阅,求月票)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大吉。天未亮时,已经十多位官宦,捧着各类服饰,恭立在坤宁宫寝宫门外等候。以秉笔太监郭忠为首,一行十多人安安静静的,如凋塑般,没有半点声响。许久,房间里传来了一丝响动,耳尖的郭忠听到,轻轻的走上去推开门,然后慢慢入了寝宫中。此时,朱英已在床榻上醒来。“殿下,吉时将至,还请洗漱更衣。”郭忠小声的说道,生怕惊扰了面前的殿下。朱英轻轻点头。郭忠见此,微微侧着身子,朝后面摆摆手。后方等候已久的宦官们,立即鱼贯而入。有宦官替换香炉,点燃最新熏香。有官宦端来金盆,为太孙殿下漱口洗脸。有宦官拿着木梳,小心翼翼给殿下梳头。一行十多人,各司其职,看似忙乱,实则井然有序,一道道流程,娴熟无比。香炉中,轻烟浮起,沁人心脾。这是产自于崖州的崖香,香价百金,一片万钱,为四香之首,宫廷贡品。因为稀少,即便在皇室也不常用,唯有在祭祀等大典的时候才会使用。且也只有皇帝,储君,才有资格使用。在香气升腾,朱英洗漱之际,手捧冕服的宦官们在静立于香炉旁,让太孙殿下的冕服能够被香气所侵染。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自洪武元年始,朱元章整顿恢复中原之汉族服饰制度。有明一朝,汉族服饰面貌仪态端庄,气度宏美,形制之繁杂,纹彩之斑斓,质料之多样,裁制之精巧都超过了以往各代王朝。为历代服饰登峰造极之巅峰。而朱英即将穿上的,便是在礼仪最高规格所用之冕服。这是最为华美精贵之礼服。有道是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圣贤相承,继天立极抚临亿兆。在冕服之上,还有冠,称之为冕冠。恭为天吏以治万民,冕冠就是这种君权天授的象征。朱英洗漱完后,由秉笔太监郭忠,小心翼翼的为朱英着冠。冕冠的款式,也在朱英面前展现。它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木制的冕板。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冕板上面涂青黑色,下面涂黄赤色,象征天玄地黄。用五彩的丝绳把玉珠串起来,挂在冕板的前后,象征岁月流转。用丝棉做成球饰,垂挂在耳边,提醒君王不能听信谗言。冕冠戴在头上时要前低后高,象征对百姓的关怀。朱英站立,双手平放,有各宦官伺候更衣。冕服由上衣和下裳组成,上为青黑,象征天,下为黄赤,象征地。上下衣各有六种不同的纹样,合称十二章纹。精美长袍,更显气度恢弘。当穿戴完毕,朱英走出房门刹那,黑暗破晓,晨间微亮,恰有一道天光从天而降,笼罩在朱英身上。冕服冕冠上的各类宝石,反射晨光。这一刻,朱英浑身上下,似有光晕围绕,如天神下凡,震骇心神。周遭宫女宦官,包含郭忠在内,尽皆惶然,纷纷伏倒,头额触地,不敢起身。.......大明皇宫,谨身殿。或许这还是第一次有如此热闹的景象。其中皇子十八人,皇孙二十多人,公主十余人。五十多位皇子皇女皇孙,便就是朱英的所有叔叔,姑姑,弟弟,妹妹了。站前排的,便是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等藩王。后面便是按照长幼顺序排列。其实在本来的储君册封中,并没有这个流程,是朱元章临时给加进去的。这也是因为朱英十年流落在外,没有皇宫生活记忆,对于自己的这些亲人并不熟悉,所以朱元章特地为他安排的认亲环节。虽说在朱元章的心中,大孙才是最重要的,可其他的皇子皇孙们,也都是亲生骨肉,朱元章更想看到的是,在皇宫这个大家庭中,朱英作为未来的家长,和家人们相亲相爱,和和睦睦,共同治理大明天下。朱棣站在前排,脸上平静如常,看不出其他情绪。旁边的朱棡,一直在用眼神不断的挑衅他,这让朱棣有些烦躁。本来就是死对头的两人,不管是在任何场合,但凡有机会,朱棡绝对是主动挑衅的那个。朱棣感觉自己都要快忍不住,挥拳暴揍这个三哥一顿,只是强忍怒火,慢慢平息了下来。倒也不是他不敢,只是朱棣明白,他若动手,二哥指定会帮忙。一对二,双拳难敌四手,他没把握能打赢。二哥三哥可不是省油的灯,这要是反而被胖揍一顿,在后面小辈面前,脸可就丢大发了。再者今日这般日子,要是打起来,指定会被父皇狠狠的追着打。皇子皇女的后排,皇孙中带头的,自然便是朱允炆,朱允熥,还有朱明月三人了。作为太子朱标嫡系子女,三人的地位,即便是有些皇子公主都有所不及。嫡系庶出,在皇宫中也是有很大的相差。和朱允熥,朱明月的满脸兴奋不同,朱允炆的脸上,多少带着几分落寞,哪怕是已经释然。朱元章制定了各项复杂的礼仪制度,甚至连百姓袖袍的长短都有要求。然而最不遵守制度的,就是他本人了。按照规矩,朱英目前为东宫太孙,路线当是从东宫春和宫出发,至谨身殿后左门而入。因大孙自小住坤宁宫,所以就一直住坤宁宫了。在这个方面,哪怕是御史言官,都不敢多嘴。任谁都非常清楚,长孙殿下那是陛下的心头肉,但凡有触及的,可不会给你讲什么礼仪规矩,直接就给拖出去砍了。要是被砍都不服,送你全族下去,整整齐齐,都省了吃席。这般一来,路线便就改成了从坤宁宫至乾清宫,然后从谨身殿后门直入。乾清宫正殿,朱元章穿着和大孙的同款冕服,翘首以盼。等了许久,这才终于看到大孙走来。朱元章看着在冕服的衬托下,越发气度非凡的大孙,心中尤为欣慰欢喜,三步并做两步走上前去,紧紧拉住大孙的手。带着一同朝谨身殿过去。“儿臣拜见父皇!拜见太孙殿下!”“拜见皇爷爷!拜见太孙殿下!”当朱元章牵着朱英的手出现在谨身殿众多皇子公主皇孙面前的时候,在场五十多人尽皆躬身行礼。走到正殿的上方,朱元章道了句平身,便就坐下,而后让大孙说两句。朱英一眼望去,众人面孔近收眼底。有熟悉的,有陌生的。入宫这么久,确实还有许多人没有见过。微微沉吟过后,朱英朗声道:“能够回到皇宫,在我之前的时日中,是从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在这里,我要隆重的感谢一人,那便是我的四叔燕王。”“那时候四处流落,靠着做买卖为生,恰好在北平,便是四叔看见我后,执意带我来京师,否则现在的我,当还在西域呢。”“谢谢你,四叔。”朱英说到这里,对着朱棣作揖感谢。朱棣闻言,连忙作揖回礼。听到这些话,朱棣的心情变得十分的复杂。现在的朱棣和历史上靖难的朱棣可是完全不同。初见朱英的时候,他是真以为就是侄儿,而后查了又发现不是。本没有太多的想法,又碰上大哥的死讯传来,在道衍法师的怂恿下,就有了更多的想法,想要利用朱英。可惜利用来利用去,结果朱英又变成真的了。在来京师的路上,朱棣一直在心中问自己,若是当时发现朱英真是自己的亲大侄子,那么他会如何做?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最后朱棣发现,即便是真的知道是大侄子,因为大哥的关系,大概还是会将朱英送回京师吧。或许会受到道衍法师的阻拦,可对于大哥的情感,让朱棣明白。不管是动手杀死朱英,亦或是囚禁,这些他都做不到。不杀会后悔,可若是杀了,那在内心中,更会愧疚一辈子。小时候,是大哥朱标,一直在照顾他,是大哥朱标,让父皇真正的接纳了他。也是大哥朱标,一直在维护他。朱棣虽残暴,可是对于父皇,对于大哥,在心中是真正的在乎。动手去杀大哥的嫡长子,这样的事情,朱棣怎么可能做到。当然,这其中还有个因素,就是朱棣觉得,即便是杀了大哥的嫡长子朱英,皇位也轮不到自己,反而是讨厌的的皇侄朱允炆。至少现在,朱英这里还有一份情谊,皇位真给了朱允炆那小子,待父皇离去,怕是肯定要针对自己。朱棣有些失神,上方的朱英,则在说些一些生活上的小事。譬如刚到京师的平安茶楼,和老爷子的相识等等一些趣事,这让下面皇室子孙们,对于朱英的认识越发明显,也有了一丝丝的亲近感。在讲课,哦,不对。在拉进亲近感这方面,这可是老本行了,朱英自然是娴熟无比。在结尾中,朱英说道:“我失了记忆,自小流浪,曾经最为渴望的就是亲情,看着别人的叔叔,别人的姑姑,别人的弟弟妹妹其乐融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是羡慕无比。”“进宫后,爷爷也时常教导我,宫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每一位,都是我的亲人,我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有了众多的家人。”“我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有了弟弟,有了妹妹,更有对我诸多关心的叔叔们。”“二叔,三叔,四叔,在我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就对我多番帮助,那在京师里置办的茶楼,至今还是四叔送给我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朱英语气有些颤抖,再次对着朱樉,朱棡,朱棣深深作揖道:“谢谢。”除了藩王,多数的皇室子孙都是久居深宫。或许读书多,但在见识和交流这块,哪里能与朱英比,更别这样的话语了。面对这番真挚的情感流露,许多的皇子甚至眼角都流出了眼泪。几乎相同的气质,还有那熟悉的感觉,让他们想起来曾经一直呵护,照顾他们的大哥。年幼一点的,也是听到朱英曾经的苦难,还有现如今作为太孙殿下的他,放下身段的话语,深深感动。一时间,整个谨身殿中,所有的皇室子孙们,都对着朱英躬身回礼。台上,朱元章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这不就是他一直所渴望见到的吗。曾经的朱标,在这一点上,最是得他欢心,现在的大孙,果然这方面也是像他父亲一般。“好,好,好,咱的年岁已经大了,往后咱们老朱家,就是大孙当家了,能够见到大孙这番爱护自己的家人,咱这心中,甚是欣慰。”“但是。”朱元章语气一顿,进而看向所有的皇子皇孙们,颇有些严厉的说道:“曾经你们的大哥,也是对你么宠爱有加,可若是谁依仗着这份宠爱为非作歹,咱这眼睛里,可是揉不得沙子。”“大孙,你记好了,可不要因为心软,就不给惩罚,像你二叔,三叔他们,一个个顽劣得很,若是再有犯事,给咱狠狠的打。”台下的朱樉,朱棡在小辈们面前如此遭父皇训斥,感觉有些面上无光。尤其是朱樉,若是没有朱英,怕是现在都被禁足在秦王府中。朱棡似乎察觉到旁边四弟的幸灾乐祸,轻轻冷哼一声。只是这冷哼,似乎被朱元章捕捉到了,凌厉的目光瞬间笼罩在朱棡身上。朱棡连忙作揖道:“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会认真听从长孙殿下的令旨,不敢造次。”今天是大孙的大好日子,朱元章也就不与其多作计较了,要是放在平时,怕是直接就拿着杀威棒,亲手过去招呼了。朱棡见父皇没有多说,心中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余光望向旁边的四弟,心里头极为不爽。此时刘和小声在朱元章旁边道:“陛下,吉时差不多了。”朱元章点点头起身,带着大孙向奉天殿过去。后面皇子皇孙们,则是紧紧跟随。奉天广场之中,文武百官分两侧恭候。现在说百官都有些不对了,朝官大概四百多人,但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所有带品级的官员,哪怕是清水衙门,翰林院学子,国子监学子。都是要在奉天广场这里见证太孙殿下的册封仪式。总数约莫将近五千人,当真是浩浩荡荡。在这最前方,则是以宁妃为首的六宫嫔妃。宁妃右侧是吕氏,不过在宁妃左侧的人,引起了六宫嫔妃,及文武百官的注视。那是着霞帔玉带的叶月清。此刻的叶月清,完全没有了平日里那份从容,反而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有些惶恐不安。她没想到,早上醒来的时候,竟是有宫女宦官早就做好准备。在穿戴上华丽的冠服后,更是被带到了宁妃的左侧。这其中的意味,叶月清自然明白。可这些,都是她在梦里才有的事情呀,模湖的叶月清,都已经分不清梦境现实了。直到晨光破晓,她才真正的意识到,这一切竟然是真的。就在心头小鹿乱撞的时候,宁妃拉住叶月清的手,笑道:“月清,不必过于拘束,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现在要尽快习惯才是。”“或许有些唐突,不过这也是昨夜我跟陛下商议过,你一直都陪在雄英的旁边,我相信雄英对你,也是很有感情的。”看着宁妃慈祥的笑容,叶月清的心逐渐宁静了下来,万福道:“谢谢娘娘。”宁妃轻轻的拍拍叶月清的手,眼神亲近,就如同在看自己的孩子一般。右侧的吕氏见到这一幕,顿时明白这就是朱英身边的那位女子了。她没想到的是,宁妃竟然会促使她成为太孙妃。不过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陛下年事已高,朱英而今不过十八的年纪,这往后的皇宫,当然就是朱英做主。朱英的能力众所周知,便是陛下第二都不为过,连陛下都会相让几分,性格自然极为强势。若是在这个时候,还安排一个娘家势力颇大的女子为太孙妃,大明第二任的皇后,那么后宫其他嫔妃的日子,怕不会太好过。像是叶月清这般的,更加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同时也会得到陛下还有长孙殿下的赞同。最主要的是,吕氏也听说了,这名叫叶月清的女子,和长孙殿下之前一般,也是孤身一人,并没有家人牵连。这就少了很多矛盾,关系上也容易接洽。想到这里,吕氏也是面带微笑,表现出亲昵的神态。奉天门开,皇子皇孙们鱼贯而出,分两侧站立。片刻,朱元章拉着朱英的手出现。“陛下驾到,太孙殿下到!”当太监有些尖细的声音响起,所有皇子皇孙,后宫嫔妃,文武百官,学子学士,宫女宦官,宫廷禁卫,尽皆跪倒在地,山呼:“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在朱英的面前,但凡看见的人,都是恭恭敬敬的跪在面前。这,便是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番场景,任谁见了都要心潮澎湃。若不是在前世,朱英也是经历过上万人的大场面,指不定还有些怯场。朱元章看到大孙从容面对的模样,非常满意。便朗声道:“平身!”“谢陛下!”祭祖祭天,是昭告天地,从今天往后,这大明王朝未来的继承人,就是朱英了。祭天,是端门右边的社稷垣。祭天的流程很是繁琐,共分九个仪程: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每进行一项仪程,在古典庄严的奏乐中,朱英都要随着朱元章,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七十多次、叩头二百多下,历时一个时辰之久。相比之下,祭祖就要简单许多了。祷告过后,基本就上就差不多了,全程不到半个时辰。这一切结束后,便就是大阅兵的环节了。阅兵是在承天门前广场举行。承天门前广场连通的,便就是长安街了。这里属于内城,之前在承天门前,是t形的封闭广场,左右便是长安门。不过在定下阅兵开始,朱英就和老爷子商量过,这样影响了阅兵的阵容,在观礼上也局限太多,便就对这里进行拆除。左右长安街由此成为了一条贯通的的大道。这个广场,被彻底的开放,甚至包括左右两道的长安街,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扩宽。本来五百米不到的长安街,现在已经有将近两千米。宽度也是有五十米宽。从承天门上看去,一览无遗。承天门下,外五龙桥内,还有十余米宽。这里就是给文武百官,外交使臣观礼的地方。而在广场外侧,便就是百姓所在了。五城兵马司,大明治安总司人员全部出动,扶持维持秩序。皇室子孙和嫔妃们,自然就是在承天门的城墙上观看了。因为城墙高度的关系,朱元章和朱英所在的位置,还特地搭建了临时的地台,这样更加方便观看,也方便将士,百姓,看到皇帝和太孙的身影。当朱元章来到这里,登上承天门上的地台,看向远方时。便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也曾经率领过大军作战的朱元章,见到远方那一眼看不到头的百姓,都显得有些兴奋。大致是南京内外城,将近两百万的百姓们,都是疯狂的挤来这里。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朱元章甚至看到,就连屋顶上,都有不少人趴在上面观看。当朱元章和朱英的身影出现在承天门上的时候,哪怕是相隔了六十多米,依旧有眼尖的百姓看到了。激动得大声呼喊起来:“是陛下,是陛下,是陛下啊!!!”这可比追星要疯狂多了。君权天授,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普通百姓的心中,大明之皇帝,那就是天,是神明,是万物之主宰。要知道,哪怕是个状元郎游街,无数的百姓都想去讨点喜气,何况是可以随手钦点状元的皇帝。随着呼喊声传开,整个人群顿时就沸腾了起来。当几十万人疯狂呐喊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天穹本就稀散的白云,被这惊天的气息冲破,一片蓝天澄净。这天地间,再没有了其他声音,唯有‘陛下万岁’的咆孝呐喊充斥寰宇。不仅仅是这几十万人,当声音传播开来的时候,整个南京城内外,两百万人,都被这疯狂的呐喊声所感染,跟着一起大声呼喊起来。在朱元章看不到的地方,那是南京城的城门。驻守在城门的将士,清晰的听到京师城中的呐喊,热血沸腾之下,单膝跪地,朝着皇宫方向同样大喊起来。此刻,便是在城门前排队的百姓也停了下来,朝着皇宫方向跪拜,呼喊。南京城,似乎都在这大喊之中动弹。朱元章张开双臂,享受着铺天盖地的欢呼。到这一刻,他觉得大阅兵真是好东西,大明立国二十五年了,哪里有过这等的盛况。最主要的是,这盛况,就在他的眼前浮现。现在,所有人的耳边,出了欢呼陛下万岁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了。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挡来自百姓的热情。足足半炷香的时间,欢呼声才慢慢的停歇下来。这么久的时间,不知道多少百姓,喉咙都已经哑了,实在是没力气了。待一切安静后,朱元章这才对身边的刘和轻轻点头。刘和顿时了然,大声道:“陛下有旨,击鼓!奏乐!”“陛下有旨,击鼓!奏乐!”“陛下有旨,击鼓!奏乐!”宦官接力大喊,传递陛下的谕旨,在这个没有扩音器的古代,也就只能如此了。随着鼓声的响起,大阅兵也终于开始了。此刻承天门下,众多的异国使臣,早就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撼到四肢发软了。这里,是大明,是大明的京师,也仅仅是大明的一座城池。虽说是最大的城池,可大明统治疆域之辽阔,还有城池一千余座。在这里的大部分外臣,他们的国家所统治的人口,连京师都远远比不上。拿什么和大明抗衡,唯有俯首称臣,老老实实做好臣子该做的事情。和外臣不同,文武百官,尤其是国子监的学子们,脸上那骄傲之色,一览无遗。这就是他们要效忠的皇帝,这就是他们的大明的百姓,这就是他们将要为之奋斗一生的天下。在这等氛围下,别说是官吏,学子,院士,外臣了。就连在承天门上的嫔妃,藩王,皇孙都是鸦雀无声,心神为之所夺。冬!冬冬!冬!冬冬!轰!轰!轰!轰!轰!鼓声之下,突然地面好似有些颤动,似乎有个巨人,从远方走来,这是脚踏在地面的声音。所有人,下意识的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阅兵开始了,远方的身影逐渐清晰,整齐的方队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这来自于后世的方队阅兵,终于第一次展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他们步伐整齐划一,脚步铿锵有力,每一步落下,都踩在了鼓点之上,那目不斜视的眼神,极为凌厉,骇人心魄。而这样的方队,不是一个,是整整齐齐十六个,一同前进。每个方队为三百五十人,十六方队,恰好是一个卫所,五千六百人。在这前方,是卫所的指挥使,副指挥使。眼看着列成方队的将士们,坚定不移的走来,在前排的百姓心生恐惧,忍不住向后退去。这样的视觉冲击力,简直是难以想象。精锐的将士就已经足够让百姓震撼了,如此军纪的将士,整齐划一动作,是百姓们想都没想过的存在。文武百官更不用说了,一个个贴到护城河的旁边,只想看得更加清楚一点。而那些异国使臣们,嘴巴都可以放进去一个鸡蛋了。每年来大明朝贡的国家不多,不过在天界寺这里,还是住着非常多的异国使臣。这些使臣相当于后世的驻明大使一般,是长期在大明京师生活。他们的吃穿用度,基本上也是由大明负责。每次朝贡,基本上都是由这些驻扎使臣先递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才会传信回去自己的国家。目前在承天门下观礼的国家有:爪哇,琉球,乌斯藏,占城,西番,打箭炉,暹罗,须文达,朵甘,高丽,墨剌,哈梅里,真腊,别失八里、撒马儿罕。当十六方队将士们出现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皮儿马黑麻更是眼睛都不眨的盯着,他要从这方面,探索大明将士的战力。仔细看去,每一个将士都是精神抖擞,面色上全是荣耀之光。当十六个方队,来到承天门正中央的时候。前方的指挥大喊:“向右看!!!立正!!!”十六方队的将士右侧头,大喊:“一!二!”不知是故意还是恰好,这一刻将士们的眼光,全都落在了承天门下,外交使臣,文武百官之中。十六方队一卫,共计五六千百人。然这呐喊的气势,如有千军万马。首当其冲之下,所有在承天门下之人,都恐惧般向后退去,不少人甚至的跌倒在地。卫队指挥使,向前几步,单膝跪地,大声道:“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拜见陛下,拜见太孙殿下。”“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随着单独的呐喊结束,后方十六方队,五千六百人尽皆单膝下跪,朝承天门方向大喊:“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这种超强的仪式感,让朱元章年迈的身子,都变得激动颤抖起来。在这一刻,鼓声奏乐也停了下来,这是方便陛下训话。不然怕是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还好承天门到卫所这边,也就不到二十米的距离,朱元章长吸一口气,而后朗盛道:“众将平身!”“谢陛下!”随着将士们的起身,鼓乐重新想起。“所有将士,听我号令,起步....走!”跟随着鼓点,左军都督府旗下镇南卫的阅兵,便算是到此结束了。苦练一月,就是为这不到半炷香的展示时间。然而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都觉得是非常的值得。在数十万百姓的目光中,在中外数以千记的大臣。还有陛下,太孙殿下,皇室贵胃。展示自己。这一刻,镇南卫的五千六百名将士,已经是脱胎换骨。为大明而战的信念,油然而生。从此,镇南卫有了真正的军魂。“大孙,了不得,你真是了不得,咱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般的军队。”“如此大军,与咱十万,可当百万之用!”镇南卫的细微变化,在朱元章眼中秋毫毕现,打了大半辈子仗的朱元章,自然知道镇南卫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并不是说镇南卫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了,而是在这些将士们的心中,有了信念,有了为大明死战的信念。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有一个死亡比例。比如一万兵卒,当达到一成五的死亡后,很容易造成雪崩的连锁反应,直接溃散逃亡。优秀的将领,通过练兵,可以将这个死亡比例提高。历朝历代的名将,甚至有达到伤亡五成,还依旧可以持续作战的。所谓哀兵必胜,也就是士气的缘故了。当然,这是不包括困兽之战,亦或是几百上千人的精锐小队。至少也是万人往上的规模。而现在的镇南卫,朱元章保底估计,至少都是能达到五成伤亡还依旧能够全力作战。当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战场的时候,对于敌人,那就是一场灾难。在鼓声的响动中,朱元章不由朝远方望去。在那里,又是十六个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在人员的气势上,完全不比刚才的镇南卫差,甚至隐约还要强上一些。朱元章知道,今日像这样的阅兵,这样的卫所,还有三十卫。其中训练时间最久的十二亲卫,还没有出场。还有,那压轴大孙直属亲卫玄甲卫。三十二卫,将近十万八千人,这个阅兵的时间段,最低都得一个半时辰了。随着一列列卫所的将士走过,整体的气势,都在不断的上涨。后面出场的将士,普通百姓看不出,可但凡懂兵之人就能察觉到,是越发的强悍。不管是京师官吏,亦或是外交使臣。大部分的后背,都已经湿透了。这是遭受到了将士们的气势镇压。每个卫所在承天门下的‘向右看!’。都直接覆盖到他们的身上。全程高能,身体紧绷。一些年迈的大臣,已经因为承受不住昏倒,而被官宦拖走了。“这样的将士,这天下真的有可以对抗的吗。”“我撒马尔罕的勇勐将士们,若是对上他们,怕是连半成胜算都没有。”“为什么,为什么大明的将士如此强悍,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使臣汇报,他们都是吃屎了吗。”“不行,我回去后,一定要告诉爷爷,大明不能惹,太强了,太强了。”“仅仅就是目前看到这些在京师的将士,估计能挡我撒马尔罕数十万大军。”“对于大明,只能结好,不能交恶。”皮儿马黑麻双手紧握,盯着前方不断走过的大明将士,心中对自己说道。这一次的阅兵,给皮儿马黑麻对大明,是颠覆式的印象。这样的场景,真的太过于摄人心魄了。别说见过,是他听都未曾听说过的强军。爷爷帖木儿麾下的直属大军,是他曾经见过的最强军队。在中亚的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对比眼前的将士来,啥也不是!阅兵的进行,许多人的心中,开始发生悄然变化。淮西武将集团,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所有将军,长期掌兵的他们,都是看得目瞪口呆,热血沸腾。要知道这些将士,可都是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他们作为长官,除了一些直管卫所的指挥使,大部分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将士就完全换了一个模样。“假如,我率领这样的将士出战......”这个想法,几乎在所有的将军脑海中冒泡。麾下有这样的将士,建功立业,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对比武官的兴奋,文臣们在回过神来后,就显得有些担忧了。按照历史的发展,在建国后的平稳年代,文人一定是压武人一头的。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是必然发生的情况。可现在,随着太孙殿下的出现,好似这个惯例将要被打破了。一场阅兵下来,谁都能预料到,武人的地位,将会得到难以想象的提升。就现在京师百姓的反应,都能观测出一二来。原本百姓对于军队,是反感,厌恶,尤其是兵役,心中抗拒。这是历朝历代兵役的影响。可在这一刻,不少壮年男子,心里头已经开始隐约冒出当兵的想法了。文人的精神领袖,刘三吾。此刻已经回到了翰林院中。官宦刚离开,太医还未来,他就睁开了眼睛。与其一同的,还有两位年纪差不多大的翰林院院士。一人是张信,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一人是白信蹈,江南地区有名大儒,现翰林院院士。“先生,这番下来,我等该何去何从,原以为太孙上位,当重用文臣,可如今看来,太孙殿下面善心狠,心中的野望,比之陛下都不逞多让啊!”五十多岁的掌张信,八十岁的刘三吾,七十岁出头的白信蹈面前,还显得很是年轻。而这番话,也说出了他的担忧。白信蹈也是沉声道:“此言在理,这些丘八的变化着实惊人,甚至比之兵书上操练出来的将士,还要强上几分。”“由此可见,太孙殿下对于军事,征伐,尤为感兴趣,还有比拟陛下的天资。”“陛下年迈,自然不会擅动兵戈,可太孙殿下不同,按照记载,太孙殿下当是今年本月,才满十八。”“年轻人,难免气盛,有掌如此强军,个中野望怕是难以估量。”刘三吾听到两人的话,也是赞同的点头,叹息道:“国虽大,好战必亡。”“今日大明之强盛,在老夫看来,不见得是个好事。”“诚然,老夫有看到,对于诸多外臣来说,产生了足够的震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可边疆的征伐,又哪是因为争夺土地,草原上的威胁,是因为他们的粮食,让他们活不下去了。”“每年的朝贡,就是我大明对其救济,让他们能够勉强维持,不至于边疆混乱。”“可我大明的粮食,连自家的百姓都不够吃,怎能安抚得住这众多臣国。”“以太孙殿下的脾性,若是边疆有战事发生,亦或是不利我大明,则必将勃然大怒,兴万兵以战,至那时,将血流成河。”说完,刘三吾喟然长叹。此时,张信和白信蹈,满脸忧国忧民。半晌,白信蹈咬牙道:“佛语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能想到的这些,陛下肯定有所察觉,只是太孙殿下十年归来,宠爱无双,即便是知道,陛下也不忍责怪。”“如今,唯有一人以性命警示陛下,太孙殿下。方可唤起陛下,殿下心中警示。”这话说完,张信面色坚毅,想要开口说话。却被白信蹈一把拉住衣袖。只见白信蹈沉声道:“我如今已有七十,这辈子也算是活够了,信,你才不过天命之年,往后还有很长的日子。”说完,白信蹈看向刘三吾,继续道:“先生,你不能去,这天下文人,尚且还需你来带领。”“如此,自然我去,当最合适!”白信蹈声音坚定的说道。刘三吾听到这话,千言万语堵在喉间,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有双手紧紧握住白信蹈,才能表达心中激动之情。便是刘三吾三人,在这里密谈的时候。承天门外大阅兵,也即将到了尾声。上卫,即宫廷十二亲卫的最后一卫,并非是锦衣卫。锦衣卫因为职责问题,并没有参与到这次的大阅兵之中。替代锦衣卫的,便是朱英直属亲卫,玄甲卫。玄甲卫的服饰,经过了朱英的调整,紧身加黑红披风的设计,显得更加精炼利落,更有一种华丽贵气的体现。他们的列队,比起前面的三十一卫,更加整齐。甚至在身高上,都是高度的统一。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加令人瞩目。最特别的是,在他们身上,不仅有佩刀,还有一根类似于火铳般的事物。说它是火铳吧,好像又不像,没人见过这般细长的火铳,更像是加厚的长棍。当玄甲卫出现的时候。在承天门最高地台上的朱元章,侧身看向大孙,笑道:“该你了,大孙。”这声音,带着一丝解脱,还有浓厚的沙哑。三十一声的呐喊,让朱元章的嗓子早就承受不住了。一直都是靠着兴奋和激动支撑着。而当玄甲卫出现,朱元章便决定把这最后一声的机会,让与大孙。显然,对于老爷子的相让,是没有出现在既定流程中的,完全是老爷子的临时起意。不过在这一刻,早就旁观多时的朱英,仅仅是刹那的停顿,便就回道:“必不让爷爷失望。”朱元章满意的点点头,如释重负的走下台来。一个多时辰的站立呐喊,让已有六十多岁朱元章,感到些许吃不消。这一放松,差点没跌倒。朱英眼疾手快,顿时扶住,同时对太监吩咐道:“快把龙椅搬过来。”龙椅是早就备好了的,不过朱元章之前一直不肯坐。现在这么个情况,也只能坐下歇息。刘和马上端来参茶,为朱元章弥补亏空的气血。一口参茶下肚,朱元章的气色红润了许多。朱英见此,这才开始走上前方高台。当朱英走上高台的那一刻,朱元章摆摆手,刘和马上对两个宦官使眼色。两个宦官扯起腿,分别朝着左右击鼓的鼓手飞奔过去。当玄甲卫即将抵达承天门的时候,鼓声和奏乐变得越发康慨激昂起来。朱元章的嘴角,露出满意的微笑。这是他在没通知大孙,特意的进行了修改。听到鼓乐变化的朱英,顿时就明白这都是老爷子的授意。他没有选择回头,因为此刻的玄甲卫,已经走到了承天门下。玄甲卫指挥使抬头,第一时间就认出了站在承天门上的并非是陛下,而是换成了太孙殿下。顿时,心情更为激动了起来。“直属亲卫玄甲卫,拜见太孙殿下!”“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大明万岁!陛下万岁!太孙殿下万岁!!!”感受到这无与伦比的气势冲击,朱英浑身都在颤抖。这不是害怕,是兴奋,是激动,是满满的成就感!有明一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观古今,为最硬气之王朝。铁骨铮铮,堪为华夏嵴梁。何其有幸,降于大明,为这大明,第一太孙。如今大明之国力,冠绝寰宇。大明之强盛,已为巅峰。即是如此,朱英有什么理由,这让这天下,这日月之所照,不皆为大明之江山。想到此处,朱英望向玄甲卫五千六百人,朗声大喝道:“全体都有!听吾号令!”“点火!”“鸣枪!”“为大明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