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在台下的张毅教授。
听着李景霖这截然不同的表达。
便开始在脑海中细细思索起来。
虽然,这样的表演风格,的确让张毅教授感到十分意外。
但张毅教授毕竟是李景霖最大的支持者之一。
所以,在感受到惊讶的下个瞬间。
张毅教授的思想变化便是...
【没想到,很惊奇】→【奇怪吗?】→【不奇怪,因为李景霖一定有他的用意】→【什么用意?】→【不知道,因为李景霖有他的想法】→【别管什么想法什么用意,就问对不对吧!】→【李景霖这么选择了,那肯定是对的】→【所以既然是的对的,还会感到惊奇吗?】→【不会了】
于是,得出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
【就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只有这个结论。
并不能进一步说明,李景霖将古典音乐这样演奏的正确性。
于是,建立在“李景霖肯定没问题”的基础上。
张毅教授选择直接支持。
同样。
台下其他教授以及音乐家们,也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瞬间便get到了李景霖这种演奏风格的好处!
这无非就是将古典音乐,换了一种交响效果罢了!
什么是交响?
无非便是各种音色的声音交叉的,同时的鸣响。
相比单音声部。
这样可以构建出音乐的层次。
实际上,单间乐器能够营造出交响效果的例子也不少,小提琴也可以,最常见的,便是钢琴。
既然都是交响。
那么,在古典时期,人们制造交响效果的手段,便是乐团,交响乐。
而现代呢?
流行音乐中的和声,鼓点,电子...也同样是可以构建交响效果的。
所以,在李景霖的操作中。
产生了一种“替换”。
但并不是简单的替换。
实际上,在严肃音乐这一边的内容,并没有减少,仍然是在实际演奏中,具有非常非常高的门槛。
但欣赏的门槛上,却降低了太多太多!
古典音乐的优点,尽数保留。
但接受度却大大提高。
甚至于在情绪的感染力上,更为激烈。
在编排的过程中,更是以现代流行音乐碎片化的特征。
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从李景霖这种演出方式中,意识到了一个巨大的优点。
“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