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 第六十章 曹家营子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六十章 曹家营子

作者:兰若寺小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05 06:40:57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有些稚嫩的京剧腔从林海中传开。

曹家营子来接知青文艺宣传小队(不用组了)的马车,正在穿过一片茫茫雪林。

四个女知青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头和脸都被棉帽子、大围巾围得只剩下一条出气的缝。

张宏城正在和车把式说话,孙志强在抬头看雪松,年纪最小的苏北京则拉着嗓门在唱。

“今日痛饮庆功酒~~~。”

第二十二小队第一站要去的是密山和七台河之间的一个山村——曹家营子。

村里的马车是在附近林场的临时火车站接到的他们。

张宏城小队里的成员们都是一身的木屑——他们是坐林场的货运火车过来的。

曹家营子是距离这个新建林场最近的村子,但就算是有马车也要走两个小时。

由此可知,当年修建铁路的铁道兵部队和开辟新林场的知青们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原始的环境。

自从下了火车,除了最南方的苏北京还挺活跃之外,其他人都变得沉默了起来。

甚至包括是楚描红。

楚描红原来以为她们插队下放的知青远比兵团知青苦,可直到她看到了林场里雪地中那一处处的帐篷。

所有林场知青在零下几十度的雪林里住的全是帐篷!

车站上的吊臂坏了,但负责转运的知青们根本没有一点停歇的意思。

甚至有七八个姑娘身上只穿着毛衣,身上热气腾腾,头发上带着冰霜,合力扛着一根原木,喊着号子将其运上火车。

楚描红听着她们喊的号子,眼圈忽然就红了。

全是浙省的乡音。

如此艰苦的环境,依旧没能让这些红色的年轻人丧失勇气和信心。

当运载木材的火车头缓缓启动,知青们用力挥舞着红旗,欢呼雀跃。

似乎能证明这里已经被人类征服的,不是那些铁轨、吊臂、帐篷,而随处可见的红色。

红色的标语、红色的横幅、红色的旗帜.....。

哪怕马车载着他们在雪林里走了很久,但林场的那些红色依旧在他们的脑海里徘徊。

“前面就到了!”

车把式哈哈一乐,指向前方。

大家憋了一路的情绪终于萌动起来。

张宏城偷偷看了楚描红一眼,他知道女主怕是被之前的乡音惹着了。

“楚描红同志,今天林场里的那些知青,好像都是从浙省来的?”

楚描红嗯了一声。

“要不,等下你也唱一首有南方革命气息的歌曲?让咱们曹家营子的乡亲们听听杭城的嗓子。”

车把式笑得牙都合不拢。

“那感情好~!”

楚描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因为全被雪盖着,这个时候的曹家营子与旁的村子看着差不多。

但这里却是号称附近最穷的村。

马车刚到村口,村里的男男女女都鼓着掌迎了出来。

为了显示健康,无论男女老少的脸颊上都偷偷抹了些红色。

演出在队部废弃大食堂举行。

村里的人都抱着手挤在一起,热闹异常。

他们这个村穷,当年连地主都找不出一个,跑江湖的班子是从来不会来这里的。

这是村里人第一次在自己村里看“热闹”。

老食堂是当年大锅饭时的产物,地面是擂实的黑土,但多少有些硌脚。

李陶然试了试,不太敢跳,她怕受伤。

“草原舞不好跳,”这是李陶然第一次用商量的语气和张宏城说话,“要不我改个藏族舞?”

张宏城让她自己去和负责配乐的孙志强商量,同时也让金海燕也换节目。

朝鲜舞跳起来看着缓,其实转圈也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