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史事讲将1 > 第三十六章 宣宗文武——汪肇、谢宾举、聂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汪肇,字德初,安徽休宁人,工绘事,山水、人物。出入于戴进、吴伟,但多草率之笔,尤长于翎毛,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因自号海云。

谢宾举,字子隐,上元人,画山水人物,步骤戴进,具体而徵,画毕其兄承举即题诗于上。画山水人物,步骤戴进,具体而徵,画毕其兄承举即题诗于上。尝云:“我诗借君画增价,君画君我诗并传。”

方钺,方钺,钱塘人。山水、人物学戴文进,已造其阃域,惜早卒,评者谓“为戴门颜子”云,著有《名山藏》。

夏芷,字廷芳,钱塘人,善人物、山水,从游“浙派”开创者戴进。克勤於学,笔力雄健,逼其师。风雨图甚佳,惜早卒,传世作品有《归去来兮图》。

王世祥,钱塘人,戴进婿,亦善画,山水得其妇翁之传。

王彰,字文昭,郑人。以乡荐补为国子监生,永乐年间,安抚陕西、河南等地百姓,官至右都御史,为官执法很严,与当时的左都御史刘观,称“彰公而不恕,观私而不刻”。

李至刚,名钢,以字行,松江华亭人。荐侍懿文太子,燕王朱棣称帝后被任命为左春坊大学,与解缙私交甚厚,曾一起参与编撰《太祖实录》,但李至刚人品非常差,多次因犯罪被下狱,还弹劾老朋友解缙,逐渐失去朱棣的信任。

聂铉,字器之,清江县人,明初学者,政治人物,三甲进士,授予广宗县县丞,上疏免除旱灾税。任满後,入京朝觐,献《南都赋》及《洪武圣德诗》。授翰林院待制,改国子助教,迁典籍。後赐归。又召其主持会试,并准备留用,聂铉请求便地自养,于是以庐陵教谕职位终老,聂铉与张美和、贝琼齐名,时称“成均三助”。

董伦,字安常,恩县董家堂村人。自幼酷爱诗书,刻苦用功,遍读经史子集。因张以宁推荐,董伦被召至南京任右赞善大夫,朱允炆继位后,拜董伦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给皇帝讲授经、史、鉴等书,还主持编纂了《太祖实录》,皇帝亲手写了“怡老堂”的匾额挂在他的屋中,又赐予髹几和玉鸩杖。为人秉性忠厚,常劝皇帝和近友诸藩王亲睦,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在南京杀了许多亲信大臣,独没罪及董伦,董伦告老还乡,回家不久病逝,享年80岁。

方宾,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官至兵部尚书。洪武年间,大学生授刑部郎中,数月后转兵部郎中,历署应天府事,坐事贬戍广东,因茹瑺的推荐,复召为兵部郎中。明成祖入京师,方宾与侍郎刘隽等迎附,特见委用,进兵部右侍郎。跟随兵部尚书刘隽出征安南的黎利,宾理部事,有干才,应务不滞,刘隽身死于交趾,方宾升任兵部尚书。性警敏,能揣上意,见知于帝,颇恃宠贪恣,扈从北京,兼掌行在吏部事。扈从北征,与内阁学士胡广、金幼孜、杨荣,侍郎金纯并与机密十一年、十五年、十八年,明成祖北巡,方宾均扈从。

方宾恃宠而骄,公然受贿,明成祖议亲征,尚书夏原吉、吴中、吕震与方宾共议,宜且休兵养民。未奏,会帝召宾,方宾言粮饷不足,召夏原吉,亦以不给对。帝怒,遣夏原吉视粮开平,旋召还下狱。方宾方提调灵济宫。中使进香至,语方宾以帝怒。方宾惧,自缢死。帝实无意杀宾,闻宾死,乃益怒,戮其尸。

周岐凤,明代画家。善书法,精鉴赏,跋韩干饮马图。

汤宗,字正传,平阳人。由太学生提任河南按察佥事,旋改北平按察佥事,因奏劾按察使陈瑛受燕王朱棣贿赂有异谋,升任山东按察使,迁刑部郎中、苏州知府。时苏州连年水灾,民多流离,欠租百万余石,宗谕富民出米代输,富户知其爱民,不到三个月即全部完纳。有人言其将“坐视水患”,贬为禄州通判,后以黄淮推荐,复召为大理寺丞,时一外国贡使病故于途,从人谓医杀之,将医师逮捕下狱,宗认为医与使者何仇?释之。后任户部主事。受解缙“无人臣礼”案牵连,系狱十多年,仁宗即位后始复官,迁南京大理卿。

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自幼聪慧异常,十岁即能通读《孝经》、《论语》,洞悉其义,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员,廷试又第一,状员。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明成祖认为状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笔书写“其”字于“马”字的右边,改名为李骐。三日后胪唱三遍,均无应答者,永乐帝忙解释说:“即李马也”,李骐才出列受诏,赐纱帽、银带朝服。以后,李骐每写姓名,均将“骐”字墨书“马”旁,朱书“其”字。有记载说,上科状元陈循在李骐榜揭榜之前曾做一梦,梦见新科状元为一木人骑在马上,手执一令字黄旗。等到金殿传胪之时知是李骐。木人为李,黄旗正好应御书“其”字,当然这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之说。

李骐为人耿介有气节,在翰林考校恭勤,廉谨不怠,又讲孝道,与人交往和善爽直,见人有不是处,总要当面指出,从不背后议论。奉命典应天府乡试,去取进退,不徇私情,时论称善。李骐染病,得知永乐帝去逝的消息后,他带病哭灵,遂病情加重,半年之中又连奔继母和妻子之丧,洪熙元年十月卒于家中,享年48岁。

萧时中,名可复,以字行,号东白,江西庐陵人。辛卯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官时勇于进言,深为朝廷重视,参与编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著有《曲山三萧遗集》等。少年即负大志,与兄萧时敏亦友亦师。以勇于进言著称,因灾异发生,陈奏八事,奉命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等书,卒于任上,著有《曲山三萧遗集》。

邓文铿,字德声,前乡眉山村人,自幼勤奋好学,严肃认真,待人诚恳。任广东茂名知县,因治绩显著,升任刑部主事,又升至佥都御史,后任武昌知府等职,转苑马寺卿。当时皇亲国戚有受贿者,众不敢言,他独劾之,终置其人于法,民间美传:“文铿为官清正”。谢职回乡时,两袖清风,将为官40年的破旧衣物,凑以砖石袋箱雇车运至码头,那些曾被劾责的权贵上奏皇帝言:“文铿为官何谓清正而今却有许多钱物运回乡,全是欺君瞒上伎俩。”皇帝立即召铿回朝面责,御驾亲监验证,启箱一查都是破旧衣物、砖石等。问邓是什么意思邓答,身为朝廷命官,告老还乡而双手空空,那会有损于朝廷面子,不得已用此办法。皇帝这才转怒为喜,赞扬他考虑周到,处事灵活,并赏半箱金银,还责令那诬告的官员,拿出家里半箱银两作为赔偿,邓满载而归,回乡后生活俭朴,布衣素食。

临行前,邓夫人因她是外籍人随夫归乡有些情绪,皇帝知情后大礼相送,皇后特地将一个精致的竹篮送给她,交代别在途中揭开,一到家乡,邓急忙打开一看,却是满满的粪土,他们领会了上司的意图,于是将其倒入田间作肥料,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五谷年年丰收。

邓文铿,酷爱青竹挺拔与高风亮节的崇高风格,当他告老还乡时特意带回一株竹子,亲自种在庭院后山坡,后来逐步繁衍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命名此种竹为“文铿竹”,该竹林已有600年历史,枝繁叶茂,适应性强,是一种很好的观赏竹。

陈济,史学家,武进人,字伯载,博学多能,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时称“两脚书橱”。成祖朱棣初,诏修《永乐大典》,以布衣为都总裁,选秘库书数百万卷,与少师姚广李等数人,发凡起例,分类考核,依次编排,井然有条。执笔者有所疑,辄就质询,他即为之逐条辨析。及书成,授左春坊右赞善,居职十五年病死。有《书传补》、《元史举要》、《通鉴纲目集览正误》、《思斋集》等。

马铎,字彦声,号梅岩,福建长乐人,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铎’,改名为马铎。自幼聪颖异常,为文不假思索,下笔即成,殿试时,成祖亲揽试策,称马铎气象广大,擢为状元。马铎性情耿直,表里如一,待人真诚。曾多次扈从永乐帝巡幸北京,不辞劳苦。马铎一生居官有刚直之声,居家有孝友之名,居世有助人之誉,著有《玉岩集》。

高棅,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福建长乐人。以布衣征为翰林侍诏,后升典籍。与林鸿、王偁、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号称“闽中十子”。论诗尊奉盛唐,曾编《唐诗品汇》百卷,在明初诗坛产生很大影响,其诗多写个人山居生活,亦有不少应酬之作,冗长堆积,难以卒读,兼能书画,著有《啸台集》。

贾仲明,亦作贾仲名,自号云水散人,淄川人,后徙居兰陵,杂剧作家。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善吟咏,尤工于词曲、隐语。明成祖入继帝位之前,仲明曾侍从于燕王府邸,甚受宠爱。“每有宴会,应制之作,无不称赏。公丰神秀拔,衣冠济楚,量度汪洋,天下名士大夫,咸与之相交。”所作传奇、乐府极多,骈丽工巧,独具风格,受到同时代文人的敬重。

贾仲明,所作杂剧有16种,今存6种,即《升仙梦》、《金童玉女》、《玉梳记》、《玉壶春》、《裴度还带》。前2种属神仙道化戏,如《升仙记》写吕仙度化翠柳、娇桃成仙的故事;后几种则写男女爱情故事,如《菩萨蛮》中女主角萧淑兰爱上书生张世英,便主动追求,终成爱侣。这些杂剧思想内容一般尚属健康,在形式上却反映出元末明初杂剧革新的情形,如《升仙梦》采用正末、正旦对唱,音乐上运用南北合套等。仲明杂剧,文字华美,“如锦帷琼筵”。

郭敦,字仲厚,聊城道口铺郭庄人,户部尚书,东昌府明代大书法家。以诗举乡试,授户部广西主事,年余,出任衢州府知府。在衢州问疾苦,礼贤秀,恤高年,扶孤独,修学校,明教化,表节义,易风俗,毁淫祠,立义冢,多有惠政。在官七年,治绩为天下最。以忤中贵人得罪,下狱,衢州耆老百姓千余人伏阙乞留,廷臣以敦廉正不阿上奏,诏为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布政司左参政,不久,调陕西,未行,以郭敦有大臣体,特升礼部右侍郎兼太仆寺卿,后成祖北征,督运粮饷。仁宗即位,转户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陕西大旱,奏请免逋赋,赈灾民,罢不急之务等十余事,悉被允行。在户部任上多有兴革,并积极采取措施,禁止皇庄兼并民田,一时称善,卒于任。

郭敦,因廉洁从政得罪权贵后,回到故乡东昌府道口铺郭庄故居,在此隐居了一段时间,闲时在弟弟郭山的“东昌轩”,澄窑做一些自己喜爱的文玩用具,和窑工们聊聊家常里短,教孩子们习字作画,自有一番乐趣。由他出资建议修建的西关古井、岳庄澄窑等有关郭敦的逸闻遗事很多,至今仍为东昌府郭庄后人津津乐道,尤其是题写光岳楼四个门楼石匾额“文明”、“武定”、“太平”、“兴礼”一事,更是脍炙人口,世代传颂。

李在,字以政,福建人蒲田人,迁云南,后如入京,擅长画山水和人物,画面生动,很有影响,日本画僧雪舟曾与他切磋画艺。传世作品有《琴高乘鲤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归去来兮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溪山云阁图》轴,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陈山,字汝静,又字伯高,沙县溪南九都溪口人。任奉化教谕,成祖召入参与编修《永乐大典》,后任吏科给事中,遭父母丧事,守孝期满赴选,拟任广东布政使,皇帝特命留任旧职,主管六科事。不久,给皇太孙教授经书,仁宗继位,任左春坊左庶子。有一天陈山退朝,坠马小腿负伤,仁宗亲自给陈山研药调酒。宣宗即位,任户部左侍郎,高熙叛乱,宣宗亲自征讨,陈山和襄、郑二王一同留守京都。任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文渊阁直阁事、领文学士供职文华殿,任《两朝实录》总裁官。宣宗要为陈山建造住宅,陈山谢绝说:“我有先人旧房,足以遮避风雨,一兴土木,就难免劳民伤财。”因年老申请告退,没有获准,宣宗下令免于朝拜,又令中官扶陈山进出朝廷,先后4次上书申请告退才获准,返乡途中于邵武去世。

沈粲,字民望,号简庵,华亭人,官太常少卿,与兄沈度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均善书,度以婉丽取胜,粲以遒逸见长。粲尤工草书,学宋克而参以锺繇情旨,行笔圆熟,意趣遒逸。丰坊《书诀》称其“学宋克而得钟繇体,大非其兄所及”。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又称馆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明代台阁体书法结体平正,笔致光洁,景色乌黑,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但也有人认为台阁体书法结体缺少变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评态度。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有墨迹《教斋箴》、《四箴铭》等传世。弟沈粲,擅行、草书,子沈藻,擅楷,均承家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