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农耕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一百三十七章 农耕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1-24 09:22:00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正月底到二月初,潼川府路进入到最为忙碌的农耕时节。

潼川府路以种植水稻和粟米为主,水稻的种植居多,这里的农户也以稻米为主要的粮食。

三国的时候,四川就被视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这里的粮食产量相比较还是比较高的,且因为道路难行,相对封闭,农户大都处于自耕之状态,不大关心外界的事情,不过这样的情形,在南宋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大宋朝廷鼓励商贸的发展,整个的四川商贸的发展都处于很兴旺的状态,打破了四川百姓自娱自乐的局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南宋朝廷以四川为最大的屏障,导致蒙古大军时不时的对四川各地发动进攻,而且蒙古大军占领了四川西部的吐蕃以及四川南部的大理之后,必须要取道四川,管辖两地,这也就导致四川各地成为南宋朝廷与蒙古大军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

成都府路所辖的府州县,悉数被蒙古鞑子占据,蒙哥还是蒙古大汗的时候,曾经亲率大军对四川的合州等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试图彻底占领整个四川,进而东进,灭掉南宋王朝,蒙哥的进攻最终失败,四川暂时安稳下来,可惜不长的时间,刘整的叛逃,再次让四川重地潼川府路处于蒙古鞑子的控制之下。

不管是吕文德率领大军平叛,还是吴邵刚彻底扑灭刘整的叛乱,收复了整个的潼川府路,留给潼川府路的都是满目的疮痍,抚平战争的创伤,是需要不短时间的。

而稳定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和农户能够彻底稳定下来。

让老百姓和农户能够彻底的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生产,让农户和老百姓的手中有粮食,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春耕时节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一路的巡查下来,吴邵刚内心的不满愈发的多了,他发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府州县各级的官府,几乎是不理睬农户春耕事宜的,各级的官吏都认为,春耕是老百姓自身的事宜,不需要官府出面管理,谁还不知道怎么种田吗。

按说这样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春耕时节来临,老百姓自然是知道要种地的,否则来年就没有粮食吃,就要饿肚子,甚至是饿死人,出于生存的本能,老百姓一定会抓住每一个春耕时节。

吴邵刚却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官府督促百姓抓住春耕时节,好好的种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态度,那就是老百姓种地,养活的不仅是自身,还有诸多的官吏,若是没有老百姓种地,所有的官吏也不要想着有粮食吃,同样面临饿死的境地。

官府对春耕时节的重视,表现出来对衣食父母的尊重,官府解决春耕生产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能够帮助百姓挽回损失。

抵达遂宁之后,吴邵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求潼川府路所辖的十三个府州的主官,悉数赶赴遂宁府城,距离最远的长宁,也必须在十日之内抵达。

二月二十五日,潼川府路所辖的十三个府州的知府、知州,悉数抵达遂宁府城。

这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按照朝廷的规定,府州县衙门的主官,是不能够离开本地的,谁也想不到,上任不久的四川制置副使、防御使、泸州知府吴邵刚会召集诸多的主官,到遂宁来集中。

诸多的主官陆续抵达遂宁之后,都感觉到吃惊和新奇。

吴邵刚并未在府衙等候诸多的知府和知州。

此刻的吴邵刚,在遂宁知府以及潼川知府李思琦的陪同之下,在府城外的田间地头,观看老百姓耕地播种,且不断的询问百姓有关春耕生产的诸多常识。

吴邵刚抵达遂宁府城之后,几乎没有在府城逗留,一直都是在田间地头。

吴邵刚的这种行为,让李思琦和遂宁知府感觉到吃惊,不过陪着一两天之后,他们慢慢的感觉到,吴邵刚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正想着了解春耕的诸多事宜。

二月二十六一大早,遂宁府衙的官员,带着诸多的知府知州,离开府城,来到了郊外。

吴邵刚已经在田头等候。

这是一垄已经耕作了一半的农田,亦是水田。

耕牛正在田头等候,耒耜已经套好,一个相貌憨厚的农户,正在一边等候。

春天的季节,还显得有些寒冷。

眼看着所有人都到来之后,吴邵刚没有多说话,脱去了脚上的鞋子,径直走向了耕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