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 297 菊花诗解析4

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297 菊花诗解析4

作者:庖丁解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6 13:40:58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表面意思是:我写完诗以后,狂妄自大的戏弄笔墨,画了一幅画完全没有认真负责的去观察构思,丹青指的就是画。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将墨随意的泼出,就成了菊花茂密的叶子,这是写意画里的泼墨手法,除此之外,还用了晕染的手法,晕染出几分带着秋霜痕迹的花瓣。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这样纸上的浓淡笔墨下的花,就好像真的有了风前摇摆不定的菊花几分影子,非常神似。在我灵巧的手腕之下,秋霜下的菊花,让人感觉跳脱出了几分香气。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意思是:别把这副画认作是真的,闲着没事伸手来摘,它只是我画出来,粘在屏风上聊以自慰的假花罢了!

薛宝钗写的这首,是《画菊》,因此她所描写的,都是画出来的菊花,也就不是真的菊花,托物喻人,其实写的也是她这个画菊的人。

前面宝玉黛玉和湘云的诗,都是在说真实的菊花,围绕着真实的菊花在写,而薛宝钗这首《画菊》,就是在写另一件事,并且在尾联直言这是假的菊花,让别人不要当做真的去采了。

真的菊花是明末真实的历史,其他人写的是把它们记录到石头记中,而薛宝钗画的这个假的菊花,就是他们修的史书,满清官修的《明史》。

这首《画菊》的背面,就是在写满清是如何修《明史》的,首联的诗余戏笔,就是说在尘埃落定以后,她游戏笔墨,也去修史,却完全没有遵照修史书的基本原则。

较量的本意是比较,这里是说他们修史书完全没有去对照真实的历史去记录。

用画画来比喻的话,他们这就是泼墨画,讲究的是写意,随性,如果要选一个绘画方法来比喻修史书,那就是工笔画了。

它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也就是崇尚写实,求形似,是以工整细致。

写意画更为看中的是抒发作者的感情,并不追求写实。

“聚叶泼墨”,就是说他们将各种记录,随意的使用笔墨都泼到了纸上,就画出了菊花的基本样子。

清修的《明史》直接将各类记录收录,这就导致了史书一手史料的真实性存疑,甚至采用了当时很多小说里的情节,

又比如朱元璋灭李善长全家,朱棣诛方孝孺十族,这些都是出自小说,在官方史料里都没有记载。

又比如记录了崇祯八年流寇十三家72营荥阳会师,共同商讨分兵进攻明朝。

这件事经过史学家顾城的考证,根本就没有这件事,在很多原始的一手资料里,应该在场的当事人都在别的地方,而在当时河南巡抚的奏疏里,却没有什么流寇席卷荥阳的事。

又如末代明鲁王朱以海最终逝于金门岛,在《明史》记载中,说他因与郑成功产生冲突,被郑成功“使人沉之海中”而亡。

不只是明初的很多事都是出自小说,连明末刚刚发生的事,都是根据小说编造的,这让很多后世研究明朝历史的学者都感到头大。

梁启超就曾说过:“治明史者常厌野史之多,”这就是因为明朝的野史小说太多了,让专业研究明朝历史的人都难以辨别。

那直接去看正史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正史里的内容,也是野史居多,野到什么程度?甚至出现了张献忠在四川杀了6亿多人的记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