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130章 辽国之书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130章 辽国之书

作者:幽燕倦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4 11:40:18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走入御书房,赵煦正在写字,见他进来,不由露出喜色。

赵倜行礼道:“官家,幸不辱命,赫连铁树已经授首,顺便抓住一伙意图谋逆的贼人。”

“燕王此行辛苦,快坐快坐。”赵煦笑道。

赵倜呈上奏疏,然后坐于一旁,静静等待。

片刻赵煦看完,点头道:“原来是燕国慕容家之后,都几百年过去,竟然还妄图复国,搅风雨。”

赵倜道:“虽然连横合纵,但多数为山贼水寇罢了,臣在其身上搜出的书信,有洞庭那边的水匪,有十万山中的强盗,未见太大势力。”

赵煦思索道:“此等事情都是由小及大,此刻勾连贼寇,明日说不定就是贼国,不好等闲视之。”

赵倜道:“官家之言有理,这几人眼下关在军狱,臣将他们转往大理寺还是刑部?”

赵煦想了想:“直接转去刑部好了,毕竟只是谋划当中,大理寺也不好。”

赵倜道:“那明日便去军狱那边,等候刑部来人。”

赵煦道:“对了,前几日你不在朝,辽国送来国书,朝上广有争议,一直没有结果。”

赵闻言暗想,莫非就是杨戬所言的重要之事?

赵煦继续道:“辽国想在边境增开五座榷场,每座榷场下面再开五所和市,燕王看一下。”说着将书案上一封硬折宽信递了过去。

赵接来一看,却是辽国大安帝耶律洪基亲笔所书,五座榷场计划在河北与辽国析津府南京路的边境建设。

其中交易之物辽国依然打算以皮货、药材、青白盐、农力牲畜等为主。

而宋这边,辽称除了以往的农产、瓷器、茶叶及丝绸制品以外,想宋再增加一些贵重的珠宝玩物,之前也有此类,但数量都不是很多。

至于铜铁、硫黄、焰硝、箭?等军用物资,照往例继续禁止。

赵倜看过之后,不由微微一笑,辽国要增加珠宝玩物,奢侈贵重,这是一件好事。

早在仁宗之时,辽国之内便已大行汉风,契丹贵族穿汉服,写诗填词,作曲画画,甚至许多官员除了上朝之外,一概穿着丝绸衣服,对自家传统契丹装束不喜至极。

仁宗末嘉佑时候,大宋派人出使辽国,去到上京临潢府,恰逢秋猎,在城西大草原面见辽帝。

当时耶律洪基刚刚即位,只有二十余岁,坐在一架汉式马车之中,弓矢弃于后,将一首新填的词给使者观看,一脸得意询问写得如何,格律是否无误。

赵煦道:“燕王觉得此事如何?”

赵倜将国书送回:“官家,宋辽榷场与西夏不同,臣倒是觉得此事可以商议商议,尤其信上所言珠宝贵重之物不妨多多与对方交易。”

赵煦笑道:“燕王瞅出端倪了......”

赵倜点头:“大安帝继位以来,开经讲论语,倡我汉风,广度僧尼,刻印佛经,建筑寺塔,有时执经亲讲,听闻大康时候竟然饭僧三十六万之多。”

赵煦露出复杂神色:“确实如此,饭僧三十六万,何其消耗国力。”

“如今大安帝广搜珍稀贵重之物,臣以为此乃好事。”赵倜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