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1828年10月11日,浔阳县港口。
“国昌兄,等候你多时了!”
说话的正是现任浔阳县令张正和,为了接待魏国昌,已经在港口等了半个时辰了。
两人年龄相仿,又同处本土汉阳之外的领地,掌握着航线上的重要节点,天然就会受到洋人势力的挑衅,联络很是频繁。
可能是猜到了张正和亲赴港口接待的用意,魏国昌表现的也很客气,说道:“正和贤弟,你这又是何必呢!”
“咱们俩同朝为官,无需如此客气。”
张正和之前从事移民工作,两人也算是一起共事过,只是后来韩青云接任汉阳总督,便调职原民政署副署长,再到现在的浔阳县令。
可以说官途非常顺利,有那么点平步青云的意思。
骤然接任县令一职,张正和的压力一直都挺大。
既要治理好浔阳县的农业,为汉阳提供水稻、甘蔗等农产品,又要防范来自南洋地区洋人的挑衅。
掌握不好其中的尺寸,不仅影响汉阳的统治秩序,还有可能引发两方的冲突,造成航线节点上的混乱。
这是张正和比较在意的,也比较关注的。
固然浔阳县设立了警备司令部,但警备司令部还要兼顾昭阳县的防务,确实有那么点顾此失彼。
而且两地相距甚远,很难形成掎角之势,互为依仗。
故而,两人通信往来较多,彼此之间也是尽量协调沟通,由浔阳县提供粮食,解决昭阳县缺粮的问题。
而昭阳县则输送一批移民,通过这批华人解决浔阳县人口结构的问题,
一同上了马车,张正和就回汉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说道:“国昌兄,陛下召我等参加经济会议,似乎对昭阳和浔阳有不同的定位。”
“这事,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
来自民政院的公文已经说明了,将对两县做一些军事上的调整,命令两县的主官有个准备,做好应对。
既然是军事,又是经济会议,肯定是军事和经济的角度看了!
魏国昌长时间从事贸易方面的工作,自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解,说道:“昭阳县居于南洋的中心地带,简直就是国际贸易航线上的十字路口。”
“若是打造成军事堡垒,驻扎一支舰队,怕是洋人也坐不住。”
“就是这地方太小了,粮食和军械等物资补充困难,难以成势。”
“而浔阳县,则又处于国际贸易航线的边缘地带,重要性要弱一点,估计英、荷等国不会过于在意。”
“陛下召我等回汉阳,说是参加1828年度的经济会议,怕是也对两地的定位发生了改变。”
“具体我也说不好,等回到汉阳就清楚了。”
浔阳还好,昭阳县远离汉阳,不仅防守压力大,而且自保的能力也弱。
基于这种原因,韩青云也准备调整昭阳县的定位,防止激化南洋地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