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6章 吹笛作词连赢三阵,论侠述义四杰归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想当年当新兵的时候,连队里面连母蚊子都没有,李寒笑为了追话务班女兵,着实和文艺骨干学过些才艺,就等着各种晚会施展一番。

没想到,今天也能派上用场了。

那“铁笛仙”马麟可谓成竹在胸,腰间取下铁笛来,呜呜咽咽吹了一曲自编的小调。

李寒笑听着,这位“铁笛仙”无愧於名,确实技艺精湛,笛声穿云裂石,李寒笑是自愧不如,虽然地处南方,但是马麟的技艺类似北曲拿手吐丶滑丶剁丶花,颇为奇特。

但是,缺点也很多,就是这个他自编的小调,旋律有很大的重复,而且很多地方不是很悦耳,不通乐理。

不懂音乐的人乍一听,不错,好听,但是听来听去,技艺虽然精湛,但曲风翻来覆去就是那点东西。

也许是这马麟自己的技艺登峰造极,但是创作能力不行,也有可能是时代局限性,总之这曲子在李寒笑听来,并不怎麽样。

“献丑,献丑,尊驾请吧!”

马麟一曲吹完,四周喽啰兵争先恐後叫好,再加上他自己也认为自己赢定了,颇为洋洋自得,叫人拿了一支笛子递给了李寒笑。

李寒笑接过笛子,心说比技巧,马麟比他强多了,那只能拿乐曲胜过他,便吹起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1925年古筝大师魏子猷完成,曲成后经高徒娄树华加工润色,成了一首蜚声世界丶举世公认的中国传统古筝名曲,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

虽然在後世这首曲子并不稀奇,但是拿来碾压他马麟是完全没问题的。

果然李寒笑演奏出来,众人听得是鸦雀无声。

在场的,马麟是唯二懂音律的,脸色听得是由红变白,又由白变黑,又由黑变了红,最後颇为陶醉,随着乐曲而流动。

一曲奏罢,马麟已经是如痴如醉,连旁边的蒋敬也拍起巴掌来,论代入感和效果,这可是比马麟的自创强多了。

“妙绝,妙绝,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知此曲何名?”

蒋敬忍不住问道。

“此曲取唐代诗人王勃《腾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之佳句的前四个字为标题,是为《渔舟唱晚》。”

李寒笑不慌不忙的答道。

“妙绝,妙绝啊!听此曲,果有此感,只觉夕阳西下,碧波万顷,如闻渔人欢愉歌唱,见莲女满载丰收,欸乃归舟,情景动人,乐律感人啊!”

蒋敬到底是落科举子出身,免不了带着些书生气。

“曲风舒缓,正合题目,听之如见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活泼多情!数次变化反覆,五音回旋,层层下落,优美动听,确有唱晚之趣,高人,高人啊,马麟有眼不识泰山,甘拜下风,甘拜下风!”

马麟这边是输了个心服口服,转眼间又拿起铁笛,呜呜咽咽,吹了起来,居然吹的就是刚刚的《渔舟唱晚》。

“马麟兄弟,过耳不忘啊,你才是大才!”

李寒笑心说马麟只是听了一遍,居然可以不错一处的演奏出来,这本事自己可没有!

“我这两位贤弟都败於阁下之手,小生不才,愿意讨教。”

蒋敬看着那边还如痴如醉的马麟,心说只能靠着自己扳回一城了,於是撩起衣袖,走上前去。

“神运算元想要比些什麽?”

李寒笑虽然这麽说,但是他估计蒋敬八成要比算数,不然白瞎了他“神运算元”的名号。

“兄弟承蒙江湖同道抬举,送了个神运算元的绰号,不如比比算学?”

蒋敬问道。

“好,那就比算学,不过若是用算盘,则显示不出你我算学,你我比比心算如何!”

李寒笑非常清楚,古人算账要用算盘,算盘虽然上手慢丶要背口诀丶只能计算加减乘除,但是算盘用熟练后真的比用计算器用熟练的人还要快,而且据说也能进行次方丶根号等数学计算。

蒋敬的算盘功夫估计当世无敌,但是算盘本身其实就是个计数器,运算本身还是靠人脑,如果能让他不用算盘,李寒笑用算式来和他比拼,才有胜算。

“心算?”

蒋敬听闻李寒笑要比心算,吃了一惊,他精通算学,深知心算之难,李寒笑既然能说出来,怕不是对此也有涉猎。

但是他又转念一想,自己虽然不能用算盘,但是心算自己也是天下前列的,应该不怕他李寒笑,他总不可能面面俱到吧。

而他们本来就规定了比什麽要他们来选,占了便宜,此时要是不答应李寒笑,多少有的欺负人的嫌疑,传到江湖上,好说不好听。

“好,那就与李二郎试一试心算!”

蒋敬答应了下来,这边欧鹏拿出来了这个月黄门山上的各项账本,让他们两个一起计算,谁先算出来,谁就赢了。

蒋敬也不愧是“神运算元”看了账目之後,就开始计算,嘴里面开机关枪一样不停歇的说着,“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五三一二五,六三七五,七四三七五,八五,九五六二五,十六二五,十一六八七五,十二七五,十三八一二五,十四八七五,十五九三七五,十六……”

但是,李寒笑知道,古代数学发展有限,他蒋敬再怎麽样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快。

在宋朝之前,整个唐朝,虽然经济高度繁荣,但是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数学家和数学思想。

因为基础数学理论研究这种东西,在古代文化发展条件下,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一旦中断,重新构建十分困难。

一直过了六百年,到了南宋後期,中国的数学研究才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以秦九韶和朱世杰为代表的数学家,提出了多元高次方程组的建立和求解方法,研究了高阶等差级数的,证明了射影定理和弦幂定理等等。

等元朝消灭了南宋,这个高峰则再次中断。

现在数学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黄金时期,蒋敬的算学顶多是练出来的,现在又没有算盘在手,高下立判。

蒋敬算得满头大汗之时,李寒笑就已经算出来了,全无差错。

蒋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输了,似乎备受打击,无语凝噎片刻,又抬起头来,大声嚷道,“不算,不算,再比过,换一个题目!”

他这话直接引得其他黄门山三杰皱起了眉头,输了不丢人,但是输了不认账这可是大大的丢人啊!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