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2章 韩节度喝退高衙内,李寒笑信手破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站出来这人,身高八尺,威风凛凛一条大汉,虽然未身着戎装,也看得出是位沙场猛将。

高衙内一看是这人,气焰立刻矮了半截,脸上露出了极难看硬挤出来的笑。

“韩节度使,是,是你啊,你也来这儿玩儿啊……”

围观众人一看,这人能让花花太岁高衙内害怕,不禁好奇起来此人的身份来。

“唉,这人是谁啊?花花太岁都怕他?”

“看着像个武将!”

“你们不知道啊,这位是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是当朝太师韩忠彦的内侄!”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此人便是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当朝老太师韩忠彦的侄子。

论背景,高衙内还真比不过这位,韩存保的叔叔韩忠彦是三朝老臣,更是魏国公韩琦之子,如今朝廷上的忠良魁首,专门与奸臣一党抗衡的。

韩存保刚刚返京,在樊楼吃酒,却听得高衙内在此作乱,故而上来劝阻。

“衙内,你这般闹,太尉脸上无光,不如早些回去?”

韩存保两只眼睛如鹰一般落在高衙内身上,虽说他出身名门,但也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位子,他最为反感的就是这种二世祖混账。

要不是因为高俅的缘故,早上去拳脚相向了。

“韩节度使,衙内吃醉了,吃醉了,我们送衙内回去!”

旁边两个相伴高衙内的虞候见韩存保脸色不对,立刻打圆场拉着高衙内便往下连推带搡的走了,高衙内也知道这家伙不好惹,悻悻的走了。

“多谢韩节度使,韩节度使可要来破一破四关?”

那老鸽子见韩存保赶跑了高衙内,真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谄媚道。

“习武之人,不好女色!”

韩存保冷哼了一声,转身上楼,再去与友人喝酒去了。

“是个好男儿!”

李寒笑对王寅和闻焕章低声夸奖韩存保道。

“他叔叔便是当朝老太师韩忠彦,我的恩人!”

闻焕章低声说道。

老鸨子自讨没趣,随即叫人收拾了地上的杂乱之物,朗声道,“诸位,今日若有破得四关的,便可与我家花魁娘子同席共枕,分文不收,这四关分别为乐律丶诗词丶棋艺丶剑术,若有长於此道者,上前来,别叫天下须眉看了笑话!”

这老鸨子之言,不仅有挑拨之嫌,还把在场男儿都轻视了一遭,顿时引发众人不满。

“哼!这鸨母太过目中无人了!不说天下,就是这东京城,精於这四项的人怕也是比比皆是,怎无人破得这四关?”

王寅对这老鸨子的话颇为不服,倒也是有些愤愤不平。

旁边一个公子哥听了他这话,不由得讥讽起来,“呦,你行你上啊!我在此看了半日,无一人可破这四关,其中还不乏才子,最厉害的一个也就是过了两关罢了!”

“真这麽难?”

王寅惊讶道。

“姑娘说了,若是天下须眉没这个本事,便无人配上他的玉榻啊~”

那老鸨子又是拖长了声音,想要激一激在场的男人。

“岂有此理,一个小女子,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吗!太过狂妄!”

王寅被这种讥讽气得直接喊出声来,一瞬间,在场众人的目光就全部聚拢到了他身上。

“这位公子,你若有心,上前来破关如何?”

那老鸨子终於又找到了一个目标,立刻请王寅上去破关。

王寅心说坏了,自己哪里破的了这四关,有心求助,看了看闻焕章但是闻焕章和他还不熟络,一脸坏笑的看着王寅出丑。

“上去啊!说大话谁不会啊!”

王寅自然是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不行,丢这个人的,於是大吼一声,“我丶我,我是替我家主人李公子喊的,我家主人必可破此四关!”

说罢,祸水东引完了的王寅往旁边一闪,就把c位让给了李寒笑,让他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唉?唉?你……”

李寒笑心说自己哥刚刚可一句话没说,你王寅怎麽往他身上推啊!

你王寅属的卢马的,妨主啊!

“来,诸位,掌声有请李公子前来指教!”

老鸨子才不会放过李寒笑,顿时带起一众人起哄,她则拉着李寒笑到了那“四关”前面,形式已经容不得李寒笑不作答了。

“这……这第一关是什麽?如何算破?”

李寒笑现在要是退出,那是直接颜面扫地的後果,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

“公子,看到这里没有,琴丶筝丶笛丶箫丶琵琶各种乐器应有尽有,您但凡可奏得一曲,叫我们姑娘满意,这一关便算是过了!”

“这……姑娘有何喜好,我又不知道,不如请姑娘先演奏一曲,叫我们听听,也好知道该如何演奏,演奏到何等程度?”

李寒笑心说这哪儿有谱啊,万一她李师师心情不好,自己演奏成什麽样她都说不行,白忙活了。

“好,请姑娘演奏一曲,若是公子能做到同一水准,便算破了这一关如何?”

老鸨子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巴掌,那边早有人去报信,不多时旦听得三楼上便响起琴筝之音来。

这些看热闹的王孙公子都巴不得竖起耳朵听,平日里就是听李师师弹琴,那也得十两金子打底。

李寒笑仔细一听,辨认出来,李师师弹奏的是古曲《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锺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後,《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没想到李师师居然将此曲还原,合二为一,要不是後世李寒笑听过後人将此二曲合二为一,当真识别不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