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68章 李寨主思成新术,轰天雷水泊练兵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如此!”

李逵娘倒是深信不疑,李寒笑再和老太太说了几句,便告知要派机密人来伺候,万万不能疏忽大意。

而去把李逵找来的日程,也得抓紧了!

老太太好糊弄,李逵那边还得派遣心腹机密之人前往。

现在梁山泊的实力大幅度提升,李寒笑也需要详细的处理一下内务问题了,出去了这麽久,首先就得去看一看“轰天雷”凌振关於火器方面的制造问题,看看尽展如何了。

李寒笑之前和凌振商量了一下目前梁山泊的火器发展方向,他们二人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先不制造那种非常笨重,体型较大的火器,耗费时间和资源太大不说,还移动不便,研究时间缓慢。

而李寒笑让凌振第一批打造的则是三眼铳和虎蹲炮,这两样火器适合单兵使用,其威力也算够看,李寒笑意图先打造出一支配备小型步兵炮的火枪营,作为战场上的杀招王牌使用。

到了凌振的火药作坊,李寒笑刚进了院子里面,就看见墙角处堆放着小山般的一堆三眼铳的铳首,後面还没有加上握柄。

另一边则是一堆没有进行组装的虎蹲炮零件,三眼铳看起来是有一百多个,虎蹲炮少了些,也就三四十门的零件。

也难为“轰天雷”凌振了,因为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只有他一个,虽然李寒笑给他派了帮手,但是这些帮手短时间内也就只能帮着他干点杂活,剩下的事情也插不上手,所以凌振的效率还真快不到哪里去。

“凌振,忙着呢?”

李寒笑走进凌振的作坊里,看见凌振正用锉刀在仔细的打磨零件。

一看是李寒笑来了,凌振立刻站起身来,把李寒笑拉到了办公桌旁。

“寨主,我这两天想了一下,你说要是把三眼铳变成单体发射,提高其精度和枪管长度,威力和精准度我看都能提升……”

凌振的思维,已经从三眼铳跳到了类似於“鸟铳”的单枪管单发枪械上了。

“按理说应该是可以,只不过那样的话,制造成本可就更高了……”

李寒笑怎麽能不知道,相对於三眼铳,它的“竞品”鸟铳,射程更远,射击更精准,在明朝中前期的明军中深受欢迎,认为鸟铳是最奇巧的火器。

历史上在抗倭名将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时候,鸟铳起到的作用就很大,然而鸟铳的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相比於三眼铳的造价更高,维护成本更高,所以,鸟铳虽然深受欢迎,但是造价太高,因此,才有了造价较低的三眼铳作为辅助。

而三眼铳能够从辅助上升到输出位,也跟战场有关,明朝中前期的战场主要在南方局部地区,以抗倭为主要军事行动,通常情况下,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比较小,鸟铳射击更准,而到了明朝後期,明朝的战场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对手主要变为游牧骑兵。

在北方战场上,鸟铳就不行了,因为北方寒冷风沙大,鸟铳没有引线,需要把火门打开,一打开就被大风吹跑了,相对於三眼铳的敦实,鸟铳还有些单薄,一旦和敌人白刃战的时候,鸟铳就碍手了,而三眼铳就像一个大棍子可以当作武器,与敌人进行厮杀。

所以三眼铳的优点在北方战场更为突出,三眼铳枪短小精悍,适合明军骑兵使用,类似古代版的骑兵枪,虽然精度不如鸟铳,但是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三眼铳是“喷”出来的,杀伤范围大,杀伤力强。

在古代战争中,精准打击永远比不上铺天盖地的杀伤,李寒笑想要大批量制造三眼铳和虎蹲炮,也是看中它们也都能在马背上使用,造价低廉的情况。

况且鸟铳这种武器,你要是不加膛线,这东西精准度比起三眼铳来就是非常有限的了,况且现在膛线工艺的问题,李寒笑还真没办法解决。

另外,三眼铳相对於鸟铳的优势更加明显,根据李寒笑在後世看过的资料显示,三眼铳在五十米内可以破重甲,在80米外,能够重创不皮甲的人,所以,两军对阵时,携带三眼铳到中进程时放上三枪,然後再进行近距离肉搏,效果肯定比鸟铳要好很多。

仅靠着三眼铳肯定是不行的,火器方面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无烟火药什麽的到了技术进步之後也得造出来。

“这倒是……眼下能帮得上我的人太少了,这些人能帮得上我,起码还得再学半年!”

凌振指着在院子里面劈柴,研磨硫磺的那些打杂人员说道。

李寒笑也有心给他找几个好帮手过来,可惜在宋朝境内,火器市场并不吃香,像是凌振这个级别的炮手堪称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在济州府极其附近州府,估计能够找到的能够老是接触火药的人,只可能是贩卖烟花爆竹的……

李寒笑也因此发起了思考,现在他也没什麽事情,他也是懂得制造火药爆炸物的,看来他也该动动手了,至少先把无烟火药搞出来。

不过,想搞出无烟火药的前奏是具备制造硝酸丶硫酸,接着你得有棉花,这样就可以弄出初级发射药包——硝化棉。

这又是一个大工程,还得先把三酸两硷都给造出来,三酸自然不用说,硫酸丶硝酸和盐酸,两硷就是纯硷碳酸钠和火硷氢氧化钠。

现在,李寒笑最好弄出来的三酸当属硝酸,可以用煅烧绿矾法获得,而这绿矾,是古代的一味中药名,主成分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或化学制品。

这东西在中国广泛分布於山东丶湖南丶陕西丶甘肃丶新疆丶安徽丶浙江丶河南丶四川等地,并不难弄,早在古代就有人尝试过了把绿矾煅烧的气体溶於水从而获得硫酸的办法。

绿矾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就是传说中的硫酸了,但是这种办法产量低,还得收集处理有害气体,危险性大。

还有一种就是燃烧硫磺,生成二氧化硫,然後把二氧化硫溶於水,就是亚硫酸,经过氧化之後,这亚硫酸就成了硫酸。

有了浓硫酸,加入食盐加热反应就可以获得氯化氢气体,将其溶於水,那就是盐酸。

至於制造硝酸,主要原料就是硝酸钾,用硝石就可以,不管是硫磺还是硝石,这都是制造火药的必备原料,梁山上已经进行了大规模储存,并不缺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