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绝世魔尊 > 第658章 三才之奇门 三

绝世魔尊 第658章 三才之奇门 三

作者:紫魔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03:42:07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更新最快的小说网,无弹窗!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佛教四法门为: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静)。

一切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一切诸行苦,称为第二法本末!一切诸行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涅槃永寂,称为第四法本末!四法印也可以理解为一切存在都是暂shi的,一切暂shi的存在都是各种条件和因缘构成的,合成的,执着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感知,色形,都是痛苦的(对五阴的执着)超越一切,舍离一切,无执着于一切,包括涅槃这一概念本身也要被超越。此外,于四法印再加一切法空印,则称五法印。

诸法的法,是意指无我性的事物,也可以单指事物。但原始佛教中事物只限于无我性的事物,因此诸法与诸行一样,是指一切现象。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所谓我,已是五蕴的和合体,或者不断生灭的名色相续流。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见闻录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

一般人较容易接受诸行无常,但是,诸法无我则为外道所不承认,而是佛教所独有的学说。释尊当时的外道,都认为一切事物皆有不生不灭永yuǎn存在的本体。此即是我!提到梵、提到我,都是指它。宇宙的实体称为梵,个人的实体即为我。

在佛教里,它不能为人所认识,也无法证明其是否存在,故说是无记。又这些本体和实体,与我们的世界和现象界毫无关xi,也无益于修行解脱,因此不应该将此当作问题来探讨。佛教该讨论的是‘非我’的现象界。在此意义上,诸法无我的法印,就被认为是佛教独有的学说。

无我也译作非我。大乘佛教兴起后,使空与空性比使用无我的用语还多。无我与空是同义语。禅宗亦用无这个字,也是同样的意思。空与无并不是意味虚无。佛教里常cháng提到,有关说有论无的存在论与本体论,是佛教禁止探讨的,佛教中所谓的空与无,并不含本体论的意义,而是指现象处于空与无的状态。无我是表示一切现象在无我的状态。也就是说,无我如前述的非我。非我即非我的状态。

无我与空是说诸法处于无我、空的状态。这究jing是什么涵义?事实上,它具有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意义。

无我与空,即无自性即无自己固定本体的性质。亦可说无固定性。诸法并无不生不灭、固定的实体。所谓固定,是与他人无关,孤立而独立自存的意思。但社会人生的一切都与他人有关xi,不是绝对、单一、孤立的存在。而一切皆与时间、空间,或其他事物有所关联,是相对、相关的存在。

社会、人生也没有固定的活动,而是有什么条件就有什么变化。它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地展开的。

其次,实践上的无我与空,可分为无所得、无挂碍两方面来说。无所得即无执着。我们对我、我所(自己与自己的所有物)有所执着,就认为它是固定常存的,又希望它是固定不变的。而所谓无所得,即没有我执与我所执,就是无我、空。无挂碍即无碍,也就是无障碍、封滞,而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此即指无所得无执着地进展完成的状态。无执着则能如法而自由自在活动。孔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无碍自在的无我与空。佛教的理想,在于完成人格,得到日常生活中一切的无碍自在。说佛游戏三界,也就是指这种境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