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二十二章 可否同行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二十二章 可否同行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6 06:40:19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驿站,他们沿着温故制定好的路线走了一天,又被迫停止。

要下雨了。

道长会看天气,推测接下来会有一场雨,他们要么加快步伐,赶往下一个落脚点,要么停留在原处,等这场雨过去之后,再择时机启程。

小刘虽然没道长那么精准,但以前经常进山打猎,看天象也有经验,能给个大致的判断。

他们这支小队,每次面对取舍行止的问题,都是温故做选择。

这次也是,小刘根据天象得出了跟道长一样的预测,先看温故。

而温故看着手上的地图,说:“那咱们就等这场雨过去吧。”

他们现在位于一座山下的茶肆内。

只是一座简单的两层木质小楼,周围以前有一些木棚摊位,如今都已荒废,也就这个茶肆稍微坚挺一点。

温故从窗口看向外面的山坡。

根据周县尉的说法,这里还是一个景点。

这座山并不高大,很久以前有位外地名人来这里种过一片海棠花,每年花开时节,本县的文人墨客们会聚一起爬山赏花,附近的大户人家也爱在那儿设宴。

站在这里能看到山上的亭台。

这么看来,山下只不过是一个中途服务点,山上应该有设施更完善的建筑。可惜如今的情况,不方便去看。

温故心想着,等以后乱世结束了,若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打卡。

说不定山上还保留着来往文人的题字,或者石碑刻字之类。

这么想着,温故在另一个笔记本上记下。

茶肆不大,许久无人打理,二楼更破,到时候下雨,二楼肯定是不能待的。

在周围寻了一些木柴,先堆放在一角,免得到时候下雨寻不到干燥的柴。

把烹茶的茶炉搬到淋不到雨的室内。

之前他们用的是不远处山上流下来的溪水,用这里的茶炉和茶壶烧了几壶水来清洁和饮用。

这次,驴不能牵到室内,于是用茶肆寻到的几块粗布和竹篙、麻绳、石头,在紧靠茶肆的背风处支了个临时雨棚。

外面的风开始加大,树枝上残留的枯叶被扯下。

茶肆的门窗都关上了,温故几人在能听到外面呜呜的风声和吹打过来的枯枝落叶。

天色渐暗,滴答的雨水落下。

麻团儿歇在楼上,二楼不能住人,但歇一只隼还是合适的,还能在高处警戒四周。

这时候二楼突然传来两声鸣叫,提醒他们,有不明身份的人靠近。

不是怪物,而是人。

只不过以麻团儿的智商,无法将准确的信息传过来。

能提供预警已经很好了。

做好戒备,没一会儿便能听到外面哒哒的蹄子踏在路面的声音。

从茶肆的木板墙壁缝隙看向外面。

一辆骡车正在快速靠近。

赶车的人披着蓑衣,头戴竹编斗笠,手上还握着一把大刀。

“咦?那刀看上去有些熟悉!”小刘说。

青一道长挑了挑眉,瞥向温故。

果然,这狗书生并没有意外的样子,嘴角都翘起来了。

这把刀,一天前才见过。所属人是姓周的那位县尉。

不过很快,温故翘起的嘴角又放平,他看着那辆骡车的车厢。

似乎,有点太轻了。

此前在驿站,听周县尉说起家事,幸存者应该有三名以上的成年人才对,再加上小孩,还有必备物资……

怎么也不可能只有这么点儿重量。

骡车后面并未看到其他人,楼上的麻团儿没有再发出提醒。

思量间,温故对铁头道:“门打开。”

这时候骡车已经行驶到茶肆门口。

驾车的周县尉跳下车,斗笠微抬,露出沉郁的双眼。

他手上握着刀,警惕看着前面布棚下的驴车。

驴车是熟悉的驴车,但未必代表着里面的人也是。

这时候,茶肆的门打开。

看到温故几人,周县尉明显松了一口气。

“又见面了。”

“先进来避避雨吧。”温故语气和缓。

周县尉也不多耽搁,说了句:“多谢!”

不过他没有立刻进屋,而是把骡车牵到屋檐下,打开车厢的门,撑起一把油纸伞,挡着风雨,这才对里面的人说:“快进屋。”

行动之间散发着一股酒味。

显然这一路过来,用酒味来避开邪物。

这时候从骡车里面出来一大两小。

三个孩子。

大的看上去十二三岁,两个小的也只有五六岁左右。都瘦得厉害,眼里带着深深的恐惧,像是受过极大冲击。

除了这三个孩子,就没有别的人了。

周县尉把骡车牵到临时雨棚那儿,调整了一下雨棚,又做了加固。这个过程中他一直留意着屋里的三个孩子。

等外面处理完毕,进屋之前,他把蓑衣脱下来扔在外面。

赶路过来,蓑衣沾了不少雨水和泥渍。

上次在驿站见面,他听温故说过注意要点,再加上他自己本身总结了一些经验,以防万一,这蓑衣是不能再穿了。

周县尉给温故几人介绍,三个孩子里面大的那个是他的内侄,即妻子的侄子。

小的两个是他的一双儿女。

然后就没有其他了,眼里布满了红血丝,像是挤压着沉重的情绪,还一直没有休息过。

温故也不多问,只道:“快来,喝点热水暖暖身体。”

取出茶肆里面翻找出来的粗瓷杯,倒上热水。

温故说:“之前已经用热水烫洗过。”

周县尉道谢,接过来给三个孩子。

喝着热水,周县尉一直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缓。

他离开驿站就立刻往家里赶,想着怎么也得带点食物回去,就顺道去了中间经过的一个村子。

村民没见着,却看到流蹿到此的山匪。

他斩杀了山匪,抢了山匪的骡车和物资。

只是等他回家,活着的只有地窖里躲着的三个孩子了。

之后他带着三个孩子,让他们用酒擦身体,沾上酒味,驾着骡车回到驿站,想再装几坛酒。

也是在驿站,他看到了温故留下的那些文字提醒和图画。

心中原本犹豫的想法,终于坚定下来。

并没有在驿站多留,仗着他对这里地形地势的熟悉,以及地面留下的车辙和行动痕迹,驾车追上去。

直至现在,终于在茶肆碰面。

一碗热水缓缓情绪,周县尉只简单给温故他们说,家里遭遇变故,只剩下这三个孩子了。

很简短的两句话,每个字都带着恨意。

顿了顿,他神色认真,对温故说:“我也要带他们北上避难,不知……可否与你们同行?”

虽然刚被好兄弟背叛,不愿意再相信别人,但是这种时候,只他一个人护得住三个小辈吗?

这是他在这个世上,最后的亲人。

他一直在想,若是他身边多一个饱有学识之人,或者是像道长这样拥有秘法手段,留在家里的亲人就不会被逼到绝路。

如今只剩下他和三个孩子,只靠他们自己,只窝在自己的小地方,是不能度过这一劫的。

骡车上拖了好几坛酒,他们可以每天用布沾些酒擦在身上辟邪,但是酒总有用完的时候。

食物有吃完的时候,木材有烧完的时候。

他总得为自己,为最后的这三个亲人,寻一条活路。

他当然知道,同样读圣贤书,有些读书人心思诡谲,阴险毒辣,但同样也有心怀仁义之人。

若是必须做选择,面前这位只见过一面的读书人,这个能在驿站给后来者留下文字和图画提示的人,更值得信任。

还有挨了一砸的那个冒烟的藤球,那位道士,想必也身怀秘法。

而且,此前在驿站的交谈得知,温故这位读书人除了知识广,在北地也有门路。

分析利弊之后,他最终做下了这个决定。只是担心温故几人会嫌弃三个小孩是累赘。

他盯着温故。

好的是,温故一听就立刻道:“当然可以,人多力量大!咱们又多了四个助力!”

四个助力……

周县尉心里念着这四个字。

恐怕,换成其他人任何人,都不会认为是四个助力。

这只有这位过于仁善的书生,才会这么觉得。

周县尉又看向旁边的道长。

道长没什么表示,看不出赞成还是反对。

而另两位,铁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带弓的小刘刚才忍不住多看了三个小孩一眼,但并没有提出反对。

周县尉再次看向温故。

温故微微颔首,示意周县尉安心。

周县尉拱了拱手,没再说话。

心中忍不住想到:这支逃难队伍,做主的竟然真就是温故这个文弱书生!

只是,是否过于仁善了?

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

运气?

还是,书中自有逃生路?

又或者,这位还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无论怎样,他带着亲人加入这支逃难队伍,若是遇到奸恶之徒,若是这位书生实在不忍下死手,那他就背地里去解决问题。

这世道,有些人就跟邪物一样,得彻底斩杀!

青一道长瞥了那边一眼,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唉,狗书生!

虚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