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三十六章 天不会变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三十六章 天不会变

作者:楚连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12:40:24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中的北京郊外,草长莺飞,蜂蝶竞舞,十余匹快马奔驰而来,你追我赶,毫不相让,过往路人纷纷避让,怕被疾驰的骏马所伤。

“吁”为首之人一声吆喝,圆嘟嘟的脸上得意非凡,大叫道,“刘兄,你还是追不上我啊!”

刘摩策马奔至那人身边,朗声大笑道:“岑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刚纳了个小妾,自然是昨夜小登科,今日得头魁啊!”

众人哄堂大笑。被刘摩呼之岑兄的,乃是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岑春煊,此时年方二十四,正是青春年华大好时光之时,春煊少年时放荡不羁,与黑龙江将军恭镗之子瑞澄、大学士劳乃宣之子劳子乔号称京城三恶少,他们最出名的恶作剧,便是经常埋伏在八大胡同附近,趁出来寻花问柳的官员不注意,抢夺他们的顶戴花翎,以此为乐。

岑春煊幼时不喜读书,在光绪五年的时候捐官户部主事,到十八岁喜得幼子时幡然醒悟,苦读经书,于前年参加科举中举人,任户部候任郎中,就是挂着职位领工资不干事。春煊年轻气盛,不满官场腐气,索性依旧与一帮京中世家子弟整日混在一起,而这些人,亦都是刘摩结交的对象。

对于岑春煊,刘摩所有的印象就是这家伙嫉恶如仇,痛恨贪官污吏,有“清末官屠”之称,这样的好同志,刘摩无论如何也要拿下。今天约这帮子纨绔子弟郊外走马,便是想试探一下岑春煊的态度。昨日岑春煊纳妾,刘摩亲往贺喜,一场酒席下来,与这帮子世家子已然称兄道弟,而这郊外赛马,则是岑春煊提议。

岑春煊对刘摩早有耳闻,因为其父在写家信与他的时候,不止一次提过刘摩这个与自己同龄之人,什么“中西贯通、精于洋务”、“文武双全、后辈翘楚”,早已灌满了耳根。这次刘摩进京,不但得到皇上的青睐,听说太后对其亦是另眼相待,虽然太后没有明着夸赞刘摩,可大伙都看得出来,刘摩一连两道请旨皆被批准,除了琼州建省还有就是北方购马一事,太后特批刘摩派人到蒙古采购马匹,以备东南新军所需。现在的刘摩宛若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朝中的一些大臣竞相追捧,既看到刘摩的青云直上,亦看到刘摩鼓鼓囊囊的腰包。

刘摩在京师大撒银两,刻意结交官员,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十天的时间,庆亲王已经亲切地称呼刘摩为小老弟,刘摩自不能目高于顶,连称不敢。

岑春煊见刘摩眉宇间似有心事,低声问道:“莫非刘兄还是为了李中堂不见你一事耿耿于怀?”

刘摩苦笑一声,前几天朝会后刘摩想去拜访李鸿章,对于李鸿章这个权倾朝野的三朝元老,刘摩虽对其恨,但也有仰慕之情,加之上次在江宁李鸿章派人救奕譞,让刘摩心头有些凄然,想来李鸿章绝对是有超前意识的清廷官员,不料李鸿章偏偏拒绝接见刘摩,连借口都懒得找,直接说左宗棠老家的人他绝对不见,弄得刘摩哭笑不得,这些个老匹夫,人都升天了还记着恨呢!对于李鸿章不见自己,刘摩分析是李鸿章不愿与自己走得太近,没看见庆王因为与皇上走得近乎,没几天的功夫步兵统领的帽子便被慈禧撤去,那个老妖婆精着呢,刘摩亦是小心翼翼啊!,

刘摩道:“罢了,可能是李中堂看不上我这小辈,咱们玩咱们的,不管他。”

五大三粗的瑞澄叫道:“前面南柳集听说在唱戏,咱们去看看?”众人轰然叫好,不再说话,纷纷纵马前行。

南柳集上果然热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道两旁都是各种店铺,京广的杂货、苏杭的绸缎、东北的山珍、川贵的药材,茶楼酒馆应有尽有。两边的街檐下又有各种小货摊,南北特产、日用百货,琳琅满目,整个街道上到处都挤满了过路的、做买卖的、看热闹的人群,你推我挤,呼买叫卖,万头攒动,不愧是京师附近的集镇,堪比地方县城。

刘摩与岑春煊走在最后,岑春煊曾多次到过这里,感觉没有什么新意,若不是陪着刘摩自己根本不愿前来。他见刘摩四目张望,却无兴趣可言,问道:“刘兄,为何兴趣不振?”

刘摩笑道:“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我在担心琼州事务,只盼能早日回去。”

岑春煊低声道:“在下有些疑问需问问刘兄,不知刘兄能否与兄弟解惑?”

“此地不是谈话之所,咱们找个僻静之地。”

岑春煊点点头,对着其他众人道:“你们先去玩,我与刘兄到罗记酒楼喝杯茶,等下你们到那里找我们。”其他人说声好各自去了,岑春煊带刘摩进入罗记酒楼,要了一间二楼的雅间,罗青龙等侍卫坐在一楼等候。

二人坐定后,店小二上了些茶水点心便被赶了出去,待关上房门后,岑春煊神神秘秘地从袖子中取出一份报纸递给刘摩,“刘兄,你且看看这份《字林西报》。”

刘摩接到手中看去,一篇署名黄涛的文章被岑春煊画了一道红圈,刘摩仔细看去,文章介绍笔者游览欧洲,考察列强社会政经,呼吁中国当自强变法,天下没有持久不变的道理,中国若不再变,将被世界远远甩在身后。黄涛提出四则急需变更之道,第一,改革科举取士法;第二,改革练兵法;第三,改革教育;第四,废除繁文。提倡建立一个君与万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度。如此激进的文章刘摩还是第一次看到,论文笔绝非外国人所写,刘摩还道只有甲午之后才有人敢提出变法,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就有人敢提了,难道是光绪的旨意?咂嘴叹道:“这个黄涛,胆子也太大了!”

岑春煊悄声道:“刘兄有所不知,此黄涛乃是化名,原名王韬,外号‘长毛状元’。”

“长毛状元?”刘摩急切地问道,“岑兄说与我听听。”

岑春煊笑道:“王韬乃苏州人,因为同情长毛,曾在同治元年化名黄琬上书长毛将军刘绍庆,为长毛出谋划策,后来东窗事发,书信落到了李鸿章的手里,李二知道这个黄琬即使王韬,便下令追捕,后来王韬在英吉利人的帮助下漂洋出海。听说其在海外游览列强各国,到处演讲,颇受欢迎,最近刚回了上海。”

“哦?居然还有这种人,难道他不怕李鸿章抓他?”

“这个刘兄就不知道了,王韬与李鸿章幕僚马建忠兄弟是同乡,早年曾与郑观应、薛福成等人一起鼓吹学习西方工业政体科技学术,加之王韬在海外有一定影响,让李鸿章对其改观,故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好!”刘摩鼓掌赞叹,“这个王韬啊真是真是”心下打定主意要收入彀中,不好直接说出口来,见岑春煊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刘摩旋即明悟,这家伙等自己表态呢,难不成他也是维新派?刘摩试探着道,“岑兄,若是我向皇上请求,将此人调至琼州协助我打理洋务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