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八七七新纪元 > 第七十五章 争(四)

一八七七新纪元 第七十五章 争(四)

作者:楚连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9 12:40:24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穿过楼台亭阁,李鸿章猛然想起,这是自光绪登基以来第一次单独觐见,即将面对这个十七岁的小皇帝,李鸿章想不透光绪召见自己所为军机重事是何目的,就算光绪再蠢,安敢与太后叫板?

光绪资质平庸,没有什么惊天之作,刚才在大殿上挥舞孙毓汶的奏章,倒是有那么点九五之尊的样子,毫无疑问,这是六爷在后面仙人指路呢。

想到鬼子六,李鸿章暗暗叹息一声。鬼子六有能耐,有人缘,在皇室之中亦可说是翘楚人才,也让李鸿章对其惺惺相惜,但奕欣少了一样最根本的东西:兵权。

紫禁城内,银装素裹,初春的料峭之风呼呼吹过,令李鸿章禁不住打个寒颤,脑袋又缩下数寸,恨不能藏到太后赏赐的貂皮衬衣中,唉,太后皇上还有不甘心的六爷

“李中堂,到了。”

看到小太监肉嘟嘟的脸上挂着两条青涕虫,李鸿章莞尔一笑,从袖子中取过一锭银子,低声道:“有劳小公公了,这点心意公公拿去添置一件棉袄吧!”

“您太客气了”

小太监满脸堆笑,快速接过银两塞到袖中,竖起脖子叫道:“大学士、兵部尚书、一等肃毅伯、直隶总督李鸿章李大人到!”

“宣!”

李鸿章听得光绪变声期特有的声嗓音,疾步进入御书房,房内温暖如春,檀香袅袅,只有李鸿藻与两名小太监侍奉光绪左右,一向与自己不和的翁同龢并未在房内,想来是光绪有意为之。李鸿章打打衣袖,伏地拜曰:“臣李鸿章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光绪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到对着自己的红宝石帽顶,朗声道:“爱卿平身!”

“谢皇上。”

李鸿章低首站在一旁,光绪吩咐道:“给二位李大人赐坐。”

小太监搬来两张圆凳,二李谢恩后欠着身子坐在凳子上。光绪道:“渐浦公为国操劳久居外镇,考核民情,综览世事,深知社会积弊,洞悉民间疾苦。现如今国家疲顿,列强环伺,朕前日召见在朝中为官的部分洋人,谋求强国之道,西人郝波利言道,中华之弱,在于死守一个农字,今日海运发达,乃列强并争之世,我国亏就亏在一个农字上。”

“郝波利给朕举了个例子,现下不列颠国本土人口不过两千万,从事农耕、畜牧者不足一半民众,其余皆从事商业、治病、教书、工业等,故才铸就一个强大的不列颠国。朕在想,若是只有一半的国民种地,那怎么可能保证粮食的自足?莫非全部靠向外掠夺?郝波利又言,在其家中有一农场,六百余亩田地,只需三十人种植,有机器名曰翻犁、播种、收割,一人操作可顶十余人。听到这里,朕感慨万千啊,若是大清能有如此机器,何愁国家不强?”

光绪说完将目光锁定李鸿章,李鸿章认真地谛听光绪的每一句话,见光绪看向自己,想来是要自己发表意见,李鸿章拱手道:“据臣所知,洋人之器械非一厂所为。比如火器,枪管加工、磨圆、淬火等等工艺需要二十余道,至少要五家作坊。臣试着在天津创办枪械所,却始终无法造出与洋人相同的火器,一是我朝技工缺乏,导致技艺不精,二是制造机器全部仰仗进口,受洋人牵制。依老臣之见,洋务之事,总以持重为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