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电话没打通。”
“没通?大队里没人在办公吗?”
沈建国点头:“打了两遍都是忙音,第三遍才有人接了,还是村长家孙子接的,说大队里没人,等看见人了再给我们传话,到时候再打过来。”
“电话亭有人守着吗?”
“有,我让他记了咱的楼层号,打过来了楼下喊咱。
沈建国说着,从带回来的网兜里掏出了今天刚买的菜,“中午炒个萝卜干,再拌个豆腐,下面条吃,晚月,你带来孩子玩着,立民下楼给我帮忙。”
“诶。”
沈立民就要下楼,又想起来什么停住了脚步:“姐,今天我们去附近的学校看了,他们工作人员说再有一星期才过完暑假,俩孩子可以开学前提前去幼儿园做个简单的入学考试。“
“幼儿园还考试啊?”沈晚月皱起眉,“这有什么好考的,考孩子们会不会唱儿歌?“
“谁知道这大城市咋这么多事儿,说是没有咱家孩子之前的上学记录,必须得参加一下考试。”
乡下根本没有所谓的幼儿园,条件差不多一点的,会把孩子们送到大队的保育所去,保育所有专门的老师,会给小学前的孩子上课,有心的家长会让孩子送去上些简单的课,有的干脆也不管,随便孩子们在村里跑着玩就行。
沈家因为沈父是大队里的执勤队长,这是吃了念过书认得字的福利才当上的,所以沈家孩子都会送去上学识字。
沈晚月:“那找小学了没,问没问学前班的事儿,他俩转过天就五岁了,我寻思着先去小学里上个学前班也可以。”
“小学更得考试了,但是只要考过了应该就能去上。”
沈晚月想了想,“那等回头直接去学前班吧,还能提前适应一下小学环境,等宣传部的人再来,我就把俩孩子情况给报上去。”
“姐你看着来呗,反正琪琪聪明,直接上小学都没问题,就是天凯麻烦点,实在不行,就让俩孩子分开上。”
“不要!”
一向跟妹妹不对付的沈天凯忽然蹦了起来,“我......我得保护妹妹不被学校的人欺负,我得她一起上学才行。”
沈琪琪乖乖在旁边翻画本:“我都可以。”
“沈琪琪!你怎么这时候还不跟我站在一边,你不跟我在一个班,被欺负了怎么办?”
淡定琪琪:“我告老师。”
沈天凯:“......”
沈晚月笑了笑,安抚道:“先别急,这事儿等我过两天我带你们去问问情况再做决定。”
“好,那妈妈你记得我要跟沈琪琪在一个班上课!我......我要是不跟她一个班,又不会的东西都没人教我了......”
沈天凯别别扭扭说了实话,沈晚月忍不住笑着点点头。
这年代的小学只有五个年级,学前班也不是跟后世那样在幼儿园上,反而是放在了小学一年级之前,通常是为了给一年级打基础的。
这两个孩子没在沪市上过课,能够通过学前班适应一下环境是最好的。
跟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叮嘱他们别出去跑,沈晚月这才进了屋里。
她套出那封介绍信,将信封展了展,好生放到了桌子上的茶缸下面压着,随后又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出自己放的棉布荷包。
这荷包上面自然没有华丽的花纹,只有两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铁疙瘩纽扣,松垮的扣着毛线绳子。
是她临走前一晚上,母亲张桂霞塞给她的。
原本里面只放了原身积攒下来的私房钱六块钱,还有母亲偷偷给的十块钱,干干瘪瘪的,除了来时候的火车票就没别的东西了。
而现在,里面除了来前用剩下的毛钞外,已经被装的鼓鼓囊囊。
顾家给的两千块,市委宣传部另外奖励了几百块,陈家昨天又送过来了六百。
刨除掉这些天给沈建国的一百,还有招待所的开销,日常吃食跟添置的生活用品,还有足足......三千块!
天文数字。
握着荷包,沈晚月来这个世界后第一次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有这些钱做保障,再等户籍转移过来,她已经有了足够安定下来的原始积累。
不过养大两个孩子,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的。
只这些天,沈晚月就感受到了。
沪市的开销跟乡下,甚至是跟他们省城比都完全像两个世界。
乡下的孩子睁开眼能下地,就任由他们满村跑足够了,平时只要吃饭的时候敲敲锅把人喊回来,不管喝玉米面汤还是吃窝窝头,喂饱了就够了。
可在沪市,孩子上学的书本费,日常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是少不了的。
她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她很清楚那种别的小朋友有自己没有感觉。
她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两个孩子身上。
所以如果坐吃山空,用不了多久积蓄就会全部花完,等户籍转完,还是得去厂里问问工作情况。
而且这三千块钱,沈晚月也另外有自己的打算,张桂霞那里,她也想给这位母亲一个交代。
“张桂霞,你家男人扭着腰了,赶紧去看看吧,趴在石墩上起不来了都!”
二里沟村大队这几天组织着村民一块给地里浇水除草,等把玉米给收了,就能节省点停耕时间,把冬小麦给种上。
各家各户都分的有定量的地,沈家有四个男人,往年干活都是最利索最快的。
可今年沈家不知道咋回事儿,家里俩儿子一闺女上大城市去了。
那多出来的活儿,就只能家里剩下的人均分了。
沈满仓是当家的,主动担下来了大部分的活儿,只是他还是村大村的执勤队长。
晚上执勤白天干活儿,这撑了足足三天,今儿还是没撑住,把腰给扭着了。
张桂霞本来弯着身子割草,一听这话,扔了铲子就连忙走。
“老二,赶紧跟我去瞅瞅你爹咋回事儿了!”
沈建勇脸色也一白,把手里的筐塞给了身边的媳妇儿,“我跟妈去看看,等会儿就回来。”
他媳妇儿郭兰刚应了一声,另一垄地站着的邹丽华就着急起来。
“老二,妈自己去就行了呗,你要再去了咱家还有人吗?”
沈建勇话少,扔下一句等会儿回来还是走了。
沈家分的地头上,转眼就剩了两个儿媳妇儿。
邹丽华翻了个白眼,气的一屁股坐到了田埂头上,“烦死了!这活儿今年是干不完了!”
郭兰走过来,将框里带的茶壶递给她:“大嫂你喝点水缓缓。”
“不喝!”
邹丽华气不打一处来,“都怪沈晚月这个小......都怪她!要不是因为她,咱俩至于累的跟狗一样嘛!”
郭兰跟她男人一样,都话少,老实巴交的。
她捡起被大嫂扔在地上的茶壶,倒是不生气:“晚月这是没办法了,她也命苦,空等了个白眼狼几年。”
“那是她自己命不好活该,还非得去什么沪市,走就走呗,妈又让沈建国跟三弟跟着一起去,人家家里都是偏心自己儿子,咱妈倒好,我嫁过来这么多年了,她就只会心疼闺女!现在好了,就为了一个沈晚月,咱全家都不得安生。”
郭兰听得心里有些难受,忍不住替小姑子打抱不平:“大嫂,话不能这么说啊,往年的活儿虽然有男人干,但是家里你也没怎么管过,不都是晚月在家帮着做饭看孩子,你才每天都有心情去村口嗑南瓜子的嘛......”
郭兰说的是实话。
沈家要说最舒服的,不是婆婆最疼的小姑子,而是这个结婚后就没怎么干过活儿的大嫂。
大哥沈建国是个会心疼人的,大嫂五年生了俩孩子,天天嚷着腰酸,沈建国就包揽的大部分的活儿,让她每天歇着。
俩孩子生了以后,大嫂也不怎么看孩子,自己的俩孩子都是一岁才断了奶就扔给了沈晚月。
一个十岁一个八岁,就连后来沈晚月生了孩子,这俩还一直是沈晚月送着去上学的。
小姑子命苦,不怪婆婆多疼一点。
“我说二弟妹啊,你咋这么笨呢?”丽华抬眼看看她,“老实人最容易被欺负了你懂吗?“
“…………啥意思?我实话实说而已。”
“咱俩是妯娌关系,按道理来说,咱俩才最应该亲近,等会儿回去了你跟我一事儿,让爸妈高低得给咱们俩点补偿,只要我们统一战线,爸妈肯定心软。”
郭兰撇撇嘴:“我不要,我家闺女晚月也给看了三四年,晚月十五岁就辍了学,也是因为当年家里没钱给我家建勇掏彩礼钱才拿了她的学费。”
她不占这个便宜,她怕遭报应。
家庭关系如果总想着谁吃亏,那日子只会越来越过不下去。
况且她这也不算吃亏,小姑子为人确实是不错,算是还她前些年的情义了。
“死心眼。”邹丽华骂了一句,“跟老二一样,一棒子打不出来个屁。”
郭兰:“......”
郭兰不知道怎么回了,默默转身准备回去,可一扭头,想起了沈晚走前两天说的话来。
“你打的出来吗大嫂?你屁多?”
邹丽华:“……你屁才多!”
“你刚还说我没有。”
“......你少跟沈晚月瞎学!她跳了回河,脑子跟进了水一样!”
郭兰笑了:“我倒是觉得晚月救回来以后,性子比以前开朗不少,伶牙俐齿挺好的,不受欺负。”
“呸!怎么没把她直接给淹了!俩患子也就早按爸的意思给送人了。”
郭兰脸色黑了下来,“大嫂,这话我当没听见了。”
邹丽华连忙捂住嘴,知道自己话说错了,“咳咳......你别跟妈说,我就是顺口说了出来,可没坏心思。”
郭兰垂着头,嗯了一声,转身继续干活儿去了。
大队医务室。
张桂霞带着二儿子到的时候,就听见里面自家男人疼的直哼哼。
“咋样了?”
“扭着了,估计得疼个三五天才能好,给他抹了红花油,回家注意点少干活儿吧。”
沈满仓疼的龇牙咧嘴:“啥玩意儿,少干活儿?我家那情况少的了吗?诶哟,扶我起来。”
张桂霞是个典型乡下女人的体型,个子不高但精壮有把力气,瓷实的脸盘子上带着火气,“你就别逞能了,让你躺着你就躺着。”
沈满仓瞪了一眼:“那地里咋办?你偏心你闺女,让她把老三都带走了,我不干谁于?!”
“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