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二十一章:谋同孝文,霸类世宗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张角该杀!”

“逆贼当千刀万剐!”

“太平道当斩尽杀绝!”

杨赐、刘陶和刘宽三人一个比一个愤怒,一个比一个极端,仿佛要生吞活剥了张角一般。

说前两句话的是刘陶和刘宽,他们都是大汉宗亲,虽亲近士人,却也是忠心爱国之人。

而杨赐这等三世三公的大汉顶级士族对太平道反倒是比这两位大汉宗亲还要深恶痛绝!

如此遍及八州的叛乱势必引起大汉的崩颓,届时鲜卑、乌桓、匈奴、西羌、武陵蛮以及山越等诸多蛮夷自然也不会老实,势必造成天下动荡,或者说一场天下势力的大洗牌!

作为大汉顶级士族,他自然是不希望迎来这样一场大洗牌的。

大洗牌对他有什么好处,一旦造反那弘农杨氏世代累积的清名便要败坏在他这一代了,而除此以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维持现状,他自然不愿意大洗牌。

而且大洗牌也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

谁要动他家的蛋糕,那比刨了他弘农杨氏的祖坟还要令他无法接受。

因为没人敢刨他弘农杨氏的祖坟,可一旦弘农杨氏衰败,那是真的有人敢动他家的蛋糕!

不好,那群贱民叛乱,若是打进弘农,闹不好真有可能把他弘农杨氏的祖坟给刨了!

“老臣既为太尉,此军国大事涉及我大汉四百年之江山基业,老臣不得不慎重,敢问殿下将如何应对此等叛乱?”

按照历史原本应当身体日渐消瘦,最多再活两年的杨赐,竟如返老还童般头脑清明,原本弯着的腰也直了起来。

刘辩也不由侧目,嚯,这小老头目光都清澈了许多,颇有几分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感觉。

“贼子招供,将于明年,也就是甲子年三月初五叛乱。”

“届时究竟是何等情况孤也不知,但太平道若欲成事,必克雒阳!”

“太平道信徒众多,这是贼人的长处,却也是短处。”

刘辩从袖中取出一块饴糖放在案几上,这是为了防止早朝时腹中饥饿以备充饥的,不仅是刘辩有,百官其实都备了些没有气味、吃起来无声但又能充饥的吃食。

指着这块饴糖,刘辩的脸上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此物便是贼子的软肋!”

杨赐作为太尉,虽不善兵事,却也不是一无所知,立刻反应过来刘辩指的是什么,低呼出声:“粮草!”

“孤欲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huán)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

“只要三河与三辅不乱,大汉就能屹立不倒。”

“四五十万信徒,青壮者又有几人?坚持几个月便足以动摇其军心,一旦遭逢大败,便四散溃败。”

“孤所忧虑者,不在破贼,在治乱也。”

刘辩叹了口气,他说谎了。

击败黄巾绝非易事。

虽说历史上击败黄巾的攻略就在他脑子里,可前提是放权给士族豪强,令他们自行征召私兵帮助朝廷剿贼,自此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权被削弱到了极点,这才酿成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场面。

他自然是不能再重蹈覆辙的,但这也就意味着平定黄巾的难度会大大加剧。

这之后才是该头疼战后恢复各地治安的事情。

这些黄巾贼寇,黄头巾一摘便成了百姓,但又没有户籍,便成了流民。

流民一旦多了,又会生乱。

这也是为什么张角三兄弟都被斩杀,各地黄巾却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更是诞生了青州黄巾和黑山黄巾这两支一度令汉廷疲于应对的黄巾余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