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14章 鱼没死,网破了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214章 鱼没死,网破了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3:40:25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214章鱼没死,网破了(第1/2页)

对张潮“代笔”事件整整十天的热炒,让大家对《青春派·大观》的关注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几乎所有人都笃定张潮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

之前他在博客上的倒计时——“七天”“六天”“五天”“四天”……——不仅是对新杂志的预告,更是对自己反击污蔑的预告。

果然,《青春派·大观》在6月30日正式开售以后,就迎来了销量爆发。开始放暑假的学生们扑向每一个可能有售卖《青春派·大观》的书店、报刊亭,不仅要给自己买,还要给自己的朋友买。

不仅学生们要买,全国各地跟文化这条线的记者们,也着急要买到这本杂志。有关系的,就托关系让书店给自己预留;没关系的,只能跟在长长的队伍后面乖乖排队。

《青春派·大观》的零售销量在30日当天就突破了30万份,加上预订的读者,达到了恐怖的50万份。各地增订的电话与邮件,不断飞向编辑部,让所有人都应接不暇。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青春派·大观》的创刊号很可能会突破100万销量。

只有那些提前预订的读者比较自在,可以悠悠哉哉地从门房、邮箱或者自己大门口,取到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欣欣然进屋,再打开杂志,看看张潮说了什么。

而张潮的第一份正式反击,就是发表在《青春派·大观》上的创刊词,名为《文学的秘密》。

【这是个博人眼球的标题】

【文学是没有秘密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文学的秘密是公开的。每一部、每一篇散文、每一首诗歌,都在周而复始地讲述着这个秘密。只是大部分人聆听过后,或仅仅短暂驻留,或选择扬长而去。只有极少数人,愿意长久地徘徊其中,不断倾听。……】

【这与其他大部分艺术形式不同。我们很容易知晓画家、音乐家的师承,因为若无人为你解读光影与音符的奥秘,那再聪慧的天才,往往也不得其门而入。而文学不同,除了福楼拜-莫泊桑这样流芳后世的佳话之外,我们甚少听说哪位文学家师承某位具体的先贤。更多时候,他们是用不同的作品,打开了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所以虽然文学没有秘密,但是文学家有。每个作者内心都有一个不轻易示人的秘境,那是由读过的每一本书、走过的每一条路、爱过的每一个人、闻过的每一朵花、流过的每一滴泪……共同构筑而成的。甚至对有些作家来说,构成这个秘境的材料,大部分是长久萦绕在内心的痛苦,只有些许是让人片刻忘情的欢愉。……】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不同秘境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外化文字而成。……】

【鲁迅先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作品当中去寻找与自己经历相近的悲欢,或体验能让自己感动的悲欢。……】

【每个作家笔下,都有许多个迥然而异、却又隐约相关的世界。有作家曾经说过:“写作是一份模仿上帝的职业。”说这句话的作家为此感到快乐。但对很多人来说,写作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甚至成为了一份诅咒。但这都不能平息那种去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冲动。……】

【在这份名为「大观」的新杂志里,我们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作家。他们有的,是刚刚从《青春派》毕业的年轻作者;有的,是默默耕耘许久的实力派;还有的,是将在某个文学类型中开天辟地的大能。他们笔下的世界,光怪陆离的程度,可能超乎所有读者的想象。】

【我要专门提一下本期的封面作品:《三体》。这是一部科幻,是由一个每日枯坐在火电厂的工程师,在每日上班的间隙中完成的。这部讲述了人类与外星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但与我们看过的任何好莱坞电影或者任意一部科幻都不同,它更加瑰丽,也更加绝望。……】

【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这部作品,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者大刘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绝大部分的类型文学或通俗都做不到这一点,只能新瓶装旧酒。但是《三体》,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刷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私心太盛的赞誉,但我写到这里时,想到这部作品的某些情节,仍然激动不已。……】

【所以一个作家能写出超越自己人生经验的作品吗?我觉得不能。但是外人能仅凭揣测,就为作家勾勒出他人生经验的全部轮廓乃至为之填充细节吗?我更觉得荒唐。但是最近我们却见识了很多这样荒唐的表演。】

【不过对一个作家来说,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作品。如果太过于平淡,未免无趣。正是有了种种荒谬的人或事的点缀,才让这部作品妙趣横生。……】

【最后,还是要说回「大观」。从先秦到现代,“大观”二字屡见于书,解释各不相同,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贾谊《鵩鸟赋》中所述:“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这本杂志,就是为了表达一种“物无不可”的文学观——不再区分“传统文学”“严肃文学”“类型文学”“通俗文学”……只要主编和编辑们觉得“可以”,便能选入其中,如斯方可谓之「大观」。】

【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杂志中找到自己喜爱的文字,享受那短暂的、忘我的精神旅程。】

张潮虽然没有为《青春派·大观》奉献新的或者散文,但是这篇“创刊词”却足足有3000多字,不是新作也算新作了。

而且只有《青春派》的编辑们知道,张潮最早准备的创刊词并非《文学的秘密》,而是另外一篇内容。但是就在创刊号付印前1个小时,张潮紧急叫停了印刷,并用2个小时完成了新的创刊词。

马伯慵还笑道:“我以为你真的也能做到‘八风不动’呢。”

张潮也笑道:“你这是在骂人呢,还是夸人呢?我可不是金庸,莲岳、方老师也不是王硕。”

他们俩说的是一段文学界的“公案”——1999年,一向嘴上不饶人的王硕写了一个“我看”系列,其中就有一篇《我看金庸》。《我看金庸》里,把“金庸”和“四大天王”“琼瑶”“成龙”并称为“四大俗”,直指金庸的行文啰嗦、歌颂强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4章鱼没死,网破了(第2/2页)

金庸的回应也是一篇文章,开篇即说“我第一个反应是佛家的教导:必须‘八风不动’”。不过金庸说是要“八风不动”,实际绵里藏针,光是各种文学评论家、大学教授等对自己的各种赞美之词,就罗列了“燕师大王一川”“燕大严家炎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等多家。

看似“八风不动”,实则“八风乱动”,倒成了一时笑谈。

张潮《文学的秘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全面没有指名道姓地反击莲岳、方老师等人,但是“外人能仅凭揣测,就为作家勾勒出他人生经验的全部轮廓乃至为之填充细节吗?”这句话,每个关注这件事的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