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28章 成为自己的坐标系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328章 成为自己的坐标系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3 13:40:25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第328章成为自己的坐标系(第1/2页)

「当我看到黑板上那些熟悉的内容被一一擦去,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比赛的规则,那是我们进入这个赛场的准则,它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往届获奖者的名单,那是荣耀的象征,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文章,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可如今,这一切都归于空白。这空白,仿佛是一片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它让我明白,所有的规则、荣耀和过去的成绩,都只是过去的束缚。」

“这……”赵常田盯着手上的复赛稿件,无言以对,内心更是五味杂陈。这种文字如果以“学生作文”来衡量,无疑是不错,甚至优秀的。

从引题到破题,再到陈述中心论点,一切都四平八稳、规规矩矩,放在高考的考场上,说不定能拿个不低的分数——

但这是「新理念作文大赛」,这是走出了韩涵、小四、张越然、蒋峰的「新理念作文大赛」!即使是2005年跌入谷底的那一届比赛,来参加复赛的选手也几乎不会出现这种平庸的文字。

难道真让张潮说中了?当狂热褪去以后,那些学生当中真正的写作高手们一定会敏锐地发现,与其与几十万人争夺少得可怜的复赛名额,不如把才情用在给文学期刊投稿,甚至是网络平台连载上。

「新理念作文大赛」一年一赛,高峰期要打入复赛几乎到了“千里挑一”的地步。第六届以前靠的是一流大学特招录取的饵钓着大家;上一届又是因为张潮以自己的声誉和《青春派》的影响力亲身入局吸引众人。

几年比赛下来,出挑的“学生作家”们已经被“涸泽而渔”了,剩下还被“熟练工”卷飞了一大部分,现在坐在复赛场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力平庸也就可以理解了。

赵常田耐住性子,给这篇稿子打了个中不溜的分数,继续翻开了后面的稿件——

「黑板上曾经写满的内容,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有”。我们拥有规则,拥有荣耀,拥有知识。但当这些都被擦去,变成空白时,我意识到,人生也许需要做减法。我们总是追求拥有更多,却忽略了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这篇稍好一些,至少在思辨性上,比之前强了一点。不过“给人生做减法”这种观点,又有些过于心灵鸡汤了——这些年不少励志书籍都在宣扬这个。

赵常田再次抬起头来,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大部分评委都眉头紧锁,完全没有去年这时候欢声笑语、讨论豆腐脑该甜还是该咸的轻松氛围。

上一届的评委会主席阿莱说出“既然是‘天下第一赛’,那能得一等奖的,不就是‘大魁天下’了?”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一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新理念作文大赛」的葬身之地了么?

赵委员……长田顾问,此刻已经满心沮丧。他站起身来,走向窗边,望向楼下的比赛场地。那里已经人群散尽,却还亮着灯。

在黑板前面,一道身影正手执粉笔,不紧不慢、一笔一划地在上面写着什么。三块黑板中最左边的一块已经写满了,中间那块也写了小半。

这时候背后忽然传来声音:“你们来看看这份,写得不错啊!”

赵常田闻言立刻转过身去,是阎连科。他手里拿着一份稿件,不客气地嚷嚷着:“总算见到一份写得不错的了!”

赵常田凑过去,等了好一会儿,稿件才传到他的手里,翻开就看到一段清越的叙述——

「母亲木匣里有封没写完的信,蓝墨水在“见字如晤”后断成空白。她说是写信给十六岁下乡时走散的闺蜜,不知地址便不续写。

如今我明白,有些话本就不该落笔成字。就像此刻黑板上的空白,多像旧式信笺的抬头——往届范文是已寄出的挂号信,而我们该写的,是永远留在邮筒里的那封未名信。」

只看了这个开头,赵常田就安下心来。

这段文字与去年的优秀作文相比,虽然从立意的深度和叙述的质感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经有了“文学”的味道,而不仅仅是一篇“学生作文”了。

今年的《新理念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选》有几篇这样的文章,倒也不算太寒碜。只是想复制当年《杯中窥人》“一文惊天下”的奇迹,恐怕是不可能了。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赵常田又沉静地翻阅起分配给自己的稿件来,又看过几篇平庸之作后,终于也让他看到了一篇不错的文字,是游记——

「敦煌藏经洞的麻纸残卷上,抄经人搁笔处总留着参差的空白。斯坦因说那是战乱中断的文明,我却看到唐人的从容——他们相信文字会像胡杨种子,飘落在后世某片心灵的绿洲。

正如法华经变画中飞天断裂的飘带,正因残缺才让千年后的我们得以补上自己的想象。我眼前空白的黑板,就是莫高窟北区那些从未启封的洞窟,我们不是要填满它,而是用笔尖轻轻叩响门环。」

赵常田高兴极了。如果从文理的角度来看,这一篇比阎连科刚刚展示的那一篇更加优秀。阎连科那篇还局限于个人的小小体验,而这一篇,有着一种“大散文”的韵味,把个体感悟和历史思考打通了!

他兴奋地给这篇文章打了一个高分。

后面的阅卷过程,由于大家的心态都调整过来了,所以也能接受这届参赛者的普遍平庸和偶尔闪光。而这一届最大的惊喜,则来自一个写繁体字的选手——自然是香港学生。

「砵兰街骑楼的霓虹缺了“麻雀”的“雀”字,阿伯照样摸着十三幺。我常蹲在美都餐室二楼,看对面大厦外墙的招租红纸——那些被风撕去的空白处,总有阿婆用白粉笔写上“天官赐福”。张师奶的报摊永远在《明报》副刊右下角留一处空位,说是给走失的猫登启事,虽然十年来只登过寻伞启事。最妙是粤剧青衣唱到“烟花会谢,笙歌会停”时,总在“停”字拖出三拍空白,让锣鼓钹的余震填满戏棚。原来这座城市最会玩填空游戏,擦去的不是痕迹,而是给市井传奇留道暗门。黑板上的空白多像油麻地避风塘的潮间带,我们该学招潮蟹,在退潮的沙滩写下转瞬即逝的诗行。」

与大陆学生喜欢用精致的语言诉说那些“高大上”的文化议题不同,这位香港的同学用极其生活化的场景,就把“空白”这个意象呈现出来了。

这种文字具有丰盈的生命力和可以用手指触摸的真实质感,让阅卷的评委欣喜不已,立马把它提交给了评委会主任王安亿。

王安亿身为新时代的“海派作家”,本身就善于在作品中用密集的生活化意象来呈现层次丰富的阅读感受,对于这篇作品也异常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8章成为自己的坐标系(第2/2页)

所有一等奖作品都要经过评委会主任的再次打分,王安亿也毫不犹豫地写下了最高分。

同时她也舒了一口气。《新芽》杂志邀请她来当这一届的评委会主任,她也是有心要把复大创意写作硕士点的招牌打出去,自己就是最好的招生广告。

随着张潮的成功,这几年各个大学的“作家班”(创意写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有僧少粥多之势,竞争在所难免。

虽然这个专业尤其特殊性,每届也就大猫小猫三两只,但能吸引谁来就是一个问题了——比如当年的张潮,别说一个顶俩了,顶八个就行。

燕大、燕师大至今还拿着他的光环在收编兵马,不少地方上崭露头角的新人,都被这两所学校吸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