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邢道荣的话,关平只是侧头道:“我知道了,老邢,你先等等,我们这分赃呢!”
“喏。”
邢道荣闻言转身出去,抢东西的事情他擅长,费口舌的事情,他不擅长。
所以自觉地在这里待着也没什么意思。
鲁肃见关平看向自己,遂笑道:“关小将军要把俘获的人口从庐江郡迁走?”
“确实!”关平笑呵呵的道:“既然打下来了,那不是江东的地盘了吗?
皖城附近的土地肥美,耕种几年,必定能够收获大批粮食,作为进攻中原的物资。
所以我只带走些人口,根本就是小问题呀。”
关平也没多要,只要三成人口已经很克制了。
如果能打下合肥,那整个庐江郡南部都会成为江东的粮仓。
听到这话,孙权摸着胡须瞥了关平一眼,如果要关平提出分土地的话,倒是也说得过去。
毕竟是两家合伙攻击,即使攻城顺利,但至少说明孙刘两家只要联军,取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尤其是下一次,对于吞并合肥的战事,孙权也是一直记在心中。
但是对于人口的渴望,孙权决定还是要争一争,不能平白吃了这个亏。
更何况关平只是领兵三千前来相助,己方可是足足三万人马。
“定国,你要七成人口太多了,你我两家四六分,你觉得如何?”
听到孙权开口,关平眨了眨眼睛,自己只要三分,吴侯直接给翻了一倍!
孙权不会是因为淋了些小雨发烧了吧?
还是真的表现的大气一会?
不管是什么缘由,他能说话这话来。
就冲这份“魄力”,关平觉得就必须得避免辽神,在逍遥津干磕孙权一波。
保住江东入主中原的希望。
孙刘两家乃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关系,瞧瞧一向重视人口的孙权,竟然主动让出了大量人口。
能凭借一战,平白得到上万人口就非常不错了,所以关平才会提出三七分的表态。
可是孙权理解错自己的意思,他反向砍价一番后,直接变成四六分!
搞得关平后面继续压价的话都没说出来,如今只能微笑表示知道了。
关平觉得自己不作出一些适当的让步,都对不起孙权难得这么一次的大气!
“既然吴侯如此敞亮,那我就替我大伯父做决定,再退一步,
孙刘两家对庐江郡的人口五五开,不知吴侯意下如何?”
五五开?
那可太好了!
孙权一听,关平竟然又主动退了一步,心中对关平的观感则是提升了几分。
关平实在是个敞亮人啊!
孙权本来想着再捞回一分人口,就已经是舔着脸了,没成想关平他还退了一步。
孙权暗暗打定主意,看样子以后要是跟刘备的人打交道分赃的时候,都得好好客气一番。
然后他们也会更退一步,如此一来,江东又能多分润一二好处。
孙权找到了如何对付刘备的法子,就得跟他们好好客气一番。
你表现的大气,他们会表现的比你更大气。
“好,好啊!”孙权自然是摸着紫髯哈哈大笑:“我就多谢关小将军了。”
鲁肃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即也是微微拱手,不在赘述。
方才关平所言三七分是他三江东七,说庐江郡的土地事情,就是为了让己方答应。
可谁成想主公他竟然误会了,关平让出庐江郡土地,是为了确保那三分的人口被他顺利带走。
可惜主公误会了!
觉得关平是想要带走那七分人口。
现在江东平白与关平平分了人口,主公还得谢谢人家的大气!
鲁肃放下手,这种事要不要事后提醒主公一声呢?
不过当他看到主公笑容满面的样子,鲁肃就决定把这件事忘了。
万一关平就是想要七分人口呢!
是自己理解错了!
既然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主公觉得自己没吃亏,关平也觉得自己没吃亏,两个人都认为自己赚到了。
就自己非得做这个明白人做什么?
孙刘两家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盟,难道不是自己所希望见到的吗?
鲁肃长舒一口气,这般结果也算圆满。
“主公,我等应该立即封锁消息,做出围困皖城之势,以防止合肥守将张辽,探得消息。”
鲁肃不在纠结孙刘两家分赃的事情之后,当即拱手道。
“嗯,理应如此,程老将军也正好借机埋伏张辽一波。”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子敬想事情就是全面。
“若是事情顺利,江东正好可趁机北伐中原。”关平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北伐中原?”孙权眨了眨眼睛。
无论是孙氏政权,还是后来的刘裕政权,他们的出身,在江东都属于次等大族。
想要取代江东本土世家共同维持许多代大族,进行有效的统治,
孙权除了重用乔迁大族,更多的也是要取得这些中立本地士族的信任和支持。
孙权能够立国东吴,就是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合流的产物。
只不过现在两方势力属于暗中对抗的状态,并未走向合流的道路。
孙权和刘裕就是要在北疆的战场上,建立起足够的功勋,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而且东南立国,主要是依托长江和淮河,其攻守、进退都是以它们为基础。
这是江淮防御体系的正面。
但无论以进以退,还须经营好东南的两翼。
徐州和荆襄是为东南之两翼,经营好此二地,进可以经略中原,退可以保障江淮防御体系的稳固。
徐州可以屏护淮泗上游,荆襄地区可以屏护长江上游。
北伐作为一种进取的态势,尤须经营好两翼。其主要原因是,出淮河正面太远,其攻守往往失去依托。
而徐州、荆襄二地的山河形势足以作为屏障,也足以作为进取的依托。
鲁肃迅速接话道:“不知关小将军有何看法?”
“江东理应发挥战船精锐水军优势,用于打击曹操。”
关平就是想要怂恿孙权攻打中原,为三兄弟社团分担压力。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