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大唐地主爷
第五百三十六章;啥?种一块地里?那不叫人笑死了?
李钰带着一大群人来到河边的田地里,这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了,公输家的十几个能人正在沿着河边给所有水车安装抽水竹筒,邹淑仪和手下四大二管事也在忙碌着指点族人把田地里开成一行一行的引水道。
李钰到了田间地头反复的叮嘱;
“土堆起来稍微高一点,要不然放水太多就四边乱流,把靠近河道这边的挖的深一些,然后竖着的分流引道沟都给开通了,一会儿水抽上来就让它们自己流,两边地头派人看好就是了。”
“是族长,俺们听懂了。”
李钰看着众人忙碌就坐在地头休息,没多大一会儿下人过来禀报;
“启禀族长,有四个水车安装完毕,都开始上水了。”
“哦?走去看看。”
李钰起身来到一个正在抽水放水的水车前,看着斜着装在水车上的竹筒每一次露出水面都盛满了水,大约有两三斤左右,随着水车慢慢的转动,不停的往田地里送水。
看着靠流水冲击力缓慢转动的水车,李钰有些不耐烦了,每次送出来的水都立马消失不见,根本供不上使用,更来不及流到田地里面。
着急的李钰吩咐农人;
“你们上去两个人,进去水车中间走动,看看能不能快点!”
“是族长。”
两个汉子答应过后抓住翻滚的水车没一会儿就进去了中间,随着两个人的力量加持,果然水车转动的又快了一些,地头的水槽大竹筒里也是源源不断的往另一头的田地里流着。
李钰这才满意的抱着膀子;
“吓我一跳,我以为如此厉害的水车不顶用呢,这下好了有了两个人力加入进去立马不一样,速度也快了水也多了,估摸着一个时辰就能把这一大片五六亩地灌溉好的。”
李钰身后的探春立马接了话茬子;
“哪能不起作用呢,郎君您看了那么多的书,又是智慧无双的存在,您想出来的法子铁定管用的。”
李钰高兴的看着远处的许多水车,终于一个一个都开始上水了,李钰的计划也终于开始往前推进了,这次李钰可不像大唐人种田那样抠门的。
首先在选择谷种的时候,李钰就和中原人陕西人大大的不同,他没有使用北方或者中原的谷子种培育种苗,而是派了很多族人去了南方仔细的打听寻找当地产量最好最高的农人,然后高价购买他们的谷种回来。
然后精心挑选以后开始培育种苗,这几天李钰总是抽空去一下培育种苗的院子里,强硬的命令着邹淑仪这边的所有人,把个头小的那些全部掐掉,每天都是如此这般的进行着,只要那些长的肥壮有力的幼苗,直把农耕这边的一群人弄的含着眼泪去掐苗。
庄稼人对于庄稼苗那有一种莫名的稀罕,由于靠天吃饭的原因,这里的农人哪里舍得掐断一根幼苗?
就像庄稼人养孩子一样的,孩子有些傻就扔掉不要了?孩子个头不高就把他掐死?这叫个什么道理?
这是族长来下的命令,要是换个人来这样说话,邹淑仪能大嘴巴抽他,吃几天饱饭就敢来如此糟蹋庄稼苗?
即便如此李钰还不满足,他早就想好了,等幼苗再长大一些之后,就再掐一回,留下最后的要全是强壮野蛮的谷苗才成的。
正因为有这个打算,李钰才叫人购买的优良谷种很多很多,大唐这里的种植技术李钰已经派了管事们带着经验老城的庄稼能手提前去考察了几个月,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得谱子。
这里每亩地也是差不多两斤谷种,上下浮动不太大,后世播种一亩地需要两斤谷种一千克,这里的水稻谷种植一亩地播种谷粮一斤又十一两,差不多也是一千克出头的样子,说明大唐的水稻种植已经相当成熟了。
李钰是按照每亩地购买两倍的种粮标准来培育的,这个培育量远远超过需要太多太多了,蓝田的人多不识谷子的习性李钰也没有说透这些,只是命令掐死长识不强的幼苗,所以才把培育种苗的管事们弄的心里滴血。
李钰做事喜欢大刀阔斧,不喜欢扣扣索索的,已经想好了这样选种持续五年,然后就能轻松许多了。
正在沉思的李钰被远处走来的邹淑仪开口打断;
“启禀族长,已经查看过三百多亩地了。”
回过神来的李钰看着邹淑仪这边几十号人马,轻声询问;
“结果如何?”
邹淑仪扭过身对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道;
“齐老,您给族长说说吧。”
“好。”
这叫齐老的长者乃是李氏二房家生子里公认的伺候庄稼第一厉害,农耕上的一切事情邹淑仪都不敢小看,他把家生子和邹姓里头所有种田的高手聚会起来有八个,其中五人出自家生子十九大姓,两人出自邹家姓的难民,一人是同样厉害的公输家族的一位长老。
这八人都登记造册做了个二管事的差,只负责指导农人们兄弟,
老头正要弯腰行礼,李钰直接开腔;
“免礼,齐老已经过了七十,不必行礼了。”
那老头依然坚持着弯了腰;
“谢家主照顾,
启禀族长,已经开始上水的这些地,每百亩大概有三分之一不适合养谷子所用,水浇下去渗透的功夫有些快,不过用来种植粟米,或者小麦面却刚好相反是甲等宝地,
又临近河边有水利之便宜,若是好好伺候的话,以老汉的猜测其产量吓人,恐怕能达到两石半到三石之间,当然了老汉说的是邹大管事这般的不辞辛劳的施肥松土之后的田地,而且还要搭配水车之利,还要后面精心伺候,缺一而不可。”
李钰点了点头没有什不高兴的,这一点他提前就想到过了的,尽管之前在河边换地买地的时候已经叫管事们仔细比对查看过,但是李钰也清楚,好多地看着很好实际上还要通过科学实验之后才能用事实说话的。
再次筛选之后能留下一大半已经很不错了,况且挑选剩下的地也可以拿来种植其他庄稼,一点也不浪费。
“正好可以用来种粟米,先把谷子的事儿弄明白了,刚好时间到位,把用不了的地全部种成粟米好了,对了这粟米选种的事儿我就不用插手了,咱们北方不缺种粟米的经验,齐老多教导着他们,每一步都要把好关,养成了好习惯以后就步步轻松了。”
老头虽然七十多岁了但是精神头似乎很是不错,说话也有力度,中气十足的样子;
“家主请放心,我一直紧着农耕这边的事情没有放松过的,如今家主把所有田地都集中到了一起确实方便了许多地方,就说统一管着统一施肥松土吧,所有人都来这里,说干什么大家都干什么,真是痛快至极的。
再看看以前那种方法,东边一块张家负责,西边两块地王家耕种,今天你施肥,明天他松土,乌泱泱的一群人下地干活,结果却是弄得一团糟!
如今咱们这种全部集合在一起的法子就是好,要干啥都干啥,有劲儿使到一处,家主这种农场一般的样子确实厉害的很,只这一样就能比以前的散漫要增产一些,更别说还有新型水车的便宜了,我敢肯定以后咱们的农耕大事儿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