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大夏龙雀
西山是燕京附近有名的狩猎之所,平日里也会向百姓开放,但一旦皇帝兴致来了,也会邀请大臣们前来狩猎,放松一下自己。
“砰!”一声轻响,利箭破空而出,远处的一只野兔瞬间被钉在地上,利箭射入泥土之中,达到半尺,足见其力道之深。
“陛下好箭法。”马周见状顿时连连拍手说道。
“呵呵,马周,朕的箭法虽然不错,但比不上薛仁贵啊!等下次狩猎喊薛仁贵前来,你就知道薛仁贵的厉害了。”李煜哈哈大笑,射箭并非他的特长,只是忙中偷闲,才会带着马周前来射箭。
马周听了连连点头,说道:“臣也听说过薛仁贵将军的名声,的确很厉害,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啊!我大夏有此名将,何人敢进犯?”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天下之大,还是有人会进犯的。马周,在我大夏,敌人并非是外面的,最大的敌人你知道是哪里吗?”李煜将手中的弓箭丢给身后的李固。
“臣知道,大夏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马周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这次李煜没有带其他人,而是带着自己出来,肯定是有事情吩咐。
想到最近喧嚣直上的流言,他心中顿时生出一丝异样,增加了两个崇文殿大学士,就意味着朝廷格局会发生变化,朝廷中的官职就好像是一个三角形,越是向上,人数就越少,现在增加两位大学士,其他的地方就会有空缺,这里面未必没有自己的一份。
成为崇文殿大学士这个想法,也只是从马周脑海中,一闪而过,他才提拔不久,就算皇帝再怎么看重自己,也是不可能现在再次提拔自己,让自己成为崇文殿大学士,成为宰相之一。
他在思考着朝中有什么样的官位是适合自己的。嘴巴上没有任何迟缓,他知道,这是皇帝在考验自己,这也关系到自己的未来。
“大夏实在是太大了,大的我们需要更多人治理,吏治一直是朕担心的问题的,吏治不清,贪官污吏横行,最后倒霉的就是我们自己,大夏江山崩溃,百姓们流离失所,那些勋贵们也跟着后面倒霉,所以说,治国最重要的是吏治。”李煜叹息道。
任何时代,最困难的不是经济,而是吏治,只要吏治清明,经济再差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吏治不清明,贪官污吏横行,再强大的王朝,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前朝就是典型的例子。
马周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即将任职的地方了,那就是吏部,而现在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将成为崇文殿大学士,而自己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刷新吏治,惩治贪官污吏,考核合适的人,成为大夏合格的官员。
“臣明白了,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刷新吏治,为大夏挑选合格的人才,尽可能的减少贪官污吏。”马周正容道。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你说的不错,长孙无忌即将为崇文殿大学士,你调到吏部,朕还是相信你的。有你在吏部,想来不会为其他人所左右的。”李煜很高兴。
马周办事严谨,不讲究情面,最重要的是寒门出身,不会被世家大族大族所影响,让他做吏部尚书,李煜还是很放心的。
“臣谢陛下圣恩。”马周很高兴,虽然自己不能为崇文殿大学士,但可以为吏部天官,大夏三品以下的官员有建议权,这可是堪比崇文殿大学士的权力了。
“长孙无忌在吏部的时间太长了,这并非是什么好事,朕让长孙无忌入崇文殿,就是不想让他在这件事情上牵扯过多,一个官员,老是在一个部门待着也未必是好事。”李煜又说道。马周老实,他担心对方在这件事情不知道其中的底细,所以也十分干脆的说出来。
“臣明白了。”马周这个时候才知道长孙无忌调任崇文殿的原因,不仅仅是对方的才能和资历,也是为了从他手中收回吏部的权力。
马周想的更多,长孙无忌在朝中一向是以霸道而着称,不仅仅牢牢的将吏部把持主,还喜欢对其他部门指手画脚,虽然这个人很聪明,而且处理朝政的确有一手,但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的。
“吏部是朝廷的吏部,你从县令到长史、郡守、知府,侍郎、尚书等等,都做的差不多了。下一步也是准备入阁了。早日积累经验。”李煜叮嘱道。
让别人干事,总得给点好处,向对方封官许愿只是基本操作而已,他不想这些文臣们,没有一个宰相的愿望,哪怕马周也是一样。
果然,马周听了之后,脸上顿时露出喜悦之色,按照皇帝的想法,自己这个吏部尚书大概也只是过渡的,过几年之后,自然会成为崇文殿大学士。
“谢陛下圣恩,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马周很激动,能在自己这个年龄,就已经成为吏部尚书,这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有皇帝,不拘一格启用人才,才会让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有这样的明主,还有什么不能为其效力的呢?
“很好,那就回去准备一下,尚书大人。”李煜哈哈大笑,双腿一夹战马,战马发出一阵嘶鸣,驮着李煜朝前方飞奔,李固等人纷纷紧随其后。
周王府邸,长孙无忌在大厅内走来走去,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直到后面脚步声传来,这才抬起头来,看见李景桓一身劲装走了出来,额头上还有汗水,浑身难掩灰尘,尽是练武后的痕迹,这让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
“殿下,这练武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让自己有一个强大的体魄而已,并非让你真的冲锋陷阵,不是谁都能成为陛下一样的人物。身为上位者,应该用人就行了。”长孙无忌忍不住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