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宦海风流 > 第七部 襄州刺史 第七十五章 斩尾巴(3)

第七部襄州刺史第七十五章斩尾巴

第七十五章斩尾巴

李景俭和钱伯芳乃是狼狈为奸。犹如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钱伯芳不怕他不为自己出头。

事实上正如他所料,李景俭听完他的艰难处境后,也颇为着急,忧形于色,喃喃道:“钱徽为何敢逆天子之意而发?恐怕他手中已经掌握着一些危险的东西。”

钱伯芳原本为了取得李景俭的支持,而故意夸大其词,没想反而被李景俭的话吓了一跳,惊慌道:“节臣此言如何而来?某此次确为除自家宅邪而行事,没想竟为外界之人所讹,真是冤枉至极。”

钱伯芳现在是后悔得要命,不是后悔听信“狱气”之言,而是后悔行事没有保密。

李景俭从眯着的眼缝中透出一缕精光,暗暗打量惊慌失措的钱伯芳,半响,他展颜一笑,安慰道:“钱公无须忧虑,此事虽然颇为棘手,但也不是没有化解之道。到底是哪位高人指点相公宅中风水,钱公可否告知?”

钱伯芳晦气道:“不就是郭行真那个老道吗?早知如此,本官真不该听任他胡诌。”说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李景俭点点头,换上一副郑重其事的表情,嘱咐道:“眼前当务之急,钱公一是要好好叮咛郭道士不要在外面胡说八道;二来嘛,某将知会有司,严查城内妖言惑众之人。至于政事堂方面,钱公尽可放心,本相自当仗义执言,不让小人奸计得逞。”

钱伯芳听后,一颗久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此事最怕的不是钱徽手中有什么把柄,而是怕某些人趁机上纲上线,将一件本来不算什么的事情,纠缠不放,从而让事情变得严重起来。如果政事堂几位宰相能支持自己,那么钱徽的弹劾程序根本不能获得通过,也就避免了影响的扩大化。

钱伯芳一走,李景俭马上派心腹向御史台秘密举报:钱伯芳曾召妖道郭行真进入府内,行“蛊祝”之术,并且将钱伯芳告知的郭行真的藏身之所,也透露了出来。

不得不说,钱伯芳还是有一定政治敏锐感的,他从钱徽的弹劾中嗅出了一丝阴谋的味道,觉得事情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要置他死地之人,竟然会有李景俭在内。

很快。长安县的捕快就将躲藏在感业观的郭行真抓捕归案,并立即由刑部官员接手,将郭行真另行转移到其他地方单独囚禁。

同时,御史钱徽和御史中丞杜衡联合上奏天子,弹劾钱伯芳暗行巫事、强占私墓、积敛巨财、大逆不道等八项大罪,要求慧帝准予有司将钱伯芳收押严查。

政事堂诸位宰相,在此事上意见不一,分化成三个阵营:中书令窦刚,赞同御史台的弹劾,要求严查此事;卢士琼和高爽不置可否,选择置身事外,隔岸观火;而李景俭和新任宰相—中书侍郎黄展,却不同意将此项弹劾在政事堂通过。不过两人的心思又各自不同。

李景俭的目的,装模作样更多过对钱伯芳的支援;而黄展,纯粹是为了当前朝堂权利结构的平衡,如果钱伯芳罢相甚至被处置,这个平衡势必被打破,那么愈演愈烈的政治倾轧将更加不可收拾。

李景俭的作秀自然不可能坚持到底,很快,李景俭就选择了向窦刚妥协。这样,李景俭不仅达到了目的。而且赢得了窦刚派系的友谊。

黄展独木难支,他也没有选择硬抗到底。但是这个政治智慧极高的官员,已经看到了钱伯芳罢相将会带来的严重影响。这种影响将超过丘度被贬死的恶劣程度。

因为,钱伯芳虽只在顾命七大臣中位列最末,但却是最坚定的亲皇派,他的存在可以确保危险时刻皇室权威的延续,这或也是先帝将他擢拔为辅臣的重要原因。

作为正统士大夫出身的黄展,他虽然也有不少为自己利益的打算,但总的来说,他的政治立场倾向皇帝。黄展认为,目前这种宰臣之间的相互倾轧,如果任其发展到极端,不仅对国家的稳定带来不利,而且可能产生权臣当政的危险情况。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隐露苗头。此次弹劾,主角钱徽虽然不是窦派官员,但他常以窦刚的门生自居,如果说其中没有窦刚的示意或者首肯,恐怕不能令人信服。再者,李景俭开始虽有异议,但很快就反戈相向,成了坚定的“倒钱分子”,不遗余力地主张严查,而御史中丞杜衡一向和他交厚,这样一思量,杜的弹劾也很耐人寻味。

黄展对窦刚这个老宰相的为人非常清楚。他性格刚愎,喜欢独断专行,这使他树敌很多;而且窦刚久掌首宰之权,权利当然是美好的事物。但权力是利刃,行施起来免不了伤人,招来不满和怨恨,随着窦刚日益衰老,他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有一日功成身退,如何保证自己及追随者的身家安全。

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只能是在尚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将那些政敌全部消灭。除此,再无万无一失之法。

至于李景俭为何要和钱伯芳过不去?这个问题,黄展一时还无法想通,但是他始终认为李在此事中绝对脱不了干系,很早以前,黄展就知道李景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

黄展的明哲保身,导致政事堂诸宰相在钱伯芳受弹劾一事上,最终达成了共识,也即通过了钱徽等人的参劾奏本。奏章接着送到慧帝面前,年轻的天子,不得不经历亲政后所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钱伯芳是先帝遗留的股肱之臣,又是当朝驸马,身份特殊,难道真要降罪于他?可是如果不对他进行审问,在真相未明之前就擅自开释,又如何向诸位宰相交代?

慧帝的性格一直优柔寡断。面对如此重大抉择,他举棋不定,无法下定决心。

好在,天子身边还有人。

此时,除了近侍宦者,慧帝最信任三位大臣,他们是:秘书监杨芳灿、兵部侍郎韩泰、门下给事中杨如月。

杨芳灿做官的态度有些像高爽,那就是无所建置,一切都惟天子是从,至多也是略作修饰而已;他要的就是尸位素餐,无功无过而已。

这种做官的学问。在高爽那里被修炼到了极致,无怪乎高宰相能面对仕途险恶,任凭宫廷争斗、内忧外患,都不忧不惧,稳扎稳打,既为各种势力所接纳,而且还能不断高升,被人戏称为官场“不倒翁”。

杨芳灿虽是后起之秀,也不虞多让,他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信条,尊奉的是“难得糊涂”的人生哲学,热衷于当“老好人”,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从来不敢坚持原则,而是随风倒,轻易不发表自己的主张,尽量逢迎别人。

比起杨芳灿,韩泰可说是真正的后起之秀,自大宗十三年考取进士后,他一直在中枢任职,从八品“六部行走”,不断擢拔,直至成为正四品兵部侍郎,仕途算得上顺风顺水,是朝廷中不多见的年富力强的少壮派。

此外,韩泰还被公认为是新晋崛起于朝堂的一只政治势力的领军人物。这个政治集团虽然目前还不是很令人瞩目,但因为囊括了多位具有深厚潜力的年轻官员,并且和朝中一些重臣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已经引起某些有心人的暗中关注。

至于最后一位官员—给事中杨如月,此人博学多辩、长袖善舞,为人又极为机敏灵活,是最得慧帝信任的外臣。慧帝亲政后,为对付权利太大的宰臣,对他更是依赖良多,当众称赞道:朕有杨卿辅佐,是天助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