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宦海风流 > 人物篇 第七章

宦海风流 人物篇 第七章

作者:天堂发言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3-23 03:43:29 来源:笔趣阁5200

第七章

盒饭宣言:虽然在正文中。我们是配角或者配角的配角,但是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

二十三、

提到这个名字,我们就会想起一个有着宽厚笑容的大胖子形象。

裴居道,字子涯,岭南广州人,他的家族是河东大姓裴氏的旁系。

裴居道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居道的父亲裴季庚历任彭城县令、振州长史,叔父裴季康是溧水县令,堂哥裴幼文任振州刺史府主簿,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裴居道自小就竖立起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雄心壮志不是空谈,裴居道小的时候,他的才学就为家人看重,他7岁能诗,尤善五言,是一位真正早慧的神童,当时的广州刺史纪延龄夸奖说:裴氏儿,必成大器。

纪延龄的“预言”,似乎没有成真。

成年后。裴居道的才学更见卓绝,不过这位神童的命运并不佳,一生飘零,沉沦破落,为人幕僚,做过几个小县的主簿。他“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曾官游天南地北,自述“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天复九年,受宰相丁晋举荐,迁任侍御史,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高官职,却时间很短,不过数月。

丁晋曾言:裴子涯有宰相之才。而且凭着二人的特殊交情,高官显位对于裴居道来说,似乎便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可惜造化弄人,他几次与“显位”失之交臂,仿佛总有一种厄运在干扰着他的前程,让人不禁唏嘘。

翻开前文,让我们来看看裴居道颠簸流离的前半生。

796年,裴居道游学振洲,在官学博士张鸿图的举荐下,与颜涉、黄仁善二人,前往长安赴考。

这是裴居道第三次参加进士科考,此时,命运可能还没有想和他作对。他中了乙等三十八名,随后,又成功通过吏部诠试,似乎,光明的前程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裴居道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吃得开的那种。书中当时的描述是:裴居道这个人,心胸开阔,大度能容,既理性知性,又聪明机变,做官的能力是有的,性格也很吃得开,他大考而中后,一众进士都认为诸人中,如果说谁将在仕途上有不同寻常的成就,那裴居道绝对应该算其中之一,他的才能、人品、为人处事原则,几乎是生来就是做官的料。

可是,命运决定了一切,连绵不息的噩运似乎注定了他的失败。裴居道不是一步走错,步步皆坏。而几乎成了步步皆错。

诠试后,众进士正好赶上“念宗皇帝”病重待危这一段倒霉时期,朝廷的很多政务都耽搁下来,一些进士因为等不来分配,于是自找门路各奔前程。

裴居道因为家庭关系,在官场中的人面很广,因此很快就投到“山南东道”观察使萧节府上作了他的润笔幕僚,而一穷二白出身的丁晋,没关系,没门路,只好留在长安城苦苦等待。

裴居道走的这一步,历来被认为官场捷径,找一位高官投靠,在他手下混上几年,不仅可以积攒资历,以图后进,而且又早早地在大人物面前留下印象,对于以后的升迁是很有利的。

可是,他这一步竟然走错了。

裴居道投入观察使府为幕后,没想到“观察使”萧节不久就因犯事被罪,裴居道虽未受牵连,却也莫名其妙地便失了业。

还好,这一步只算小错,虽然丢了幕职,但并没有被朝廷处分,履历还是清白的,这对于官场人物是至关紧要的。

裴居道此后回到广州老家,走亲访友,悠闲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在798年底这个时间,他受友人推荐,被“武定军”将军宁赛请到了西川担任他的司法参军。

宁赛这个人,虽然脾气不好,性格粗暴,不过却是正宗的文官出身,他担任武职后,也喜欢任用一些文词华丽的书生做僚佐。裴居道在他手下还算干得比较开心。

当时,裴居道还给正在文裕县做县令的丁晋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自己在边关的军旅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维州事变”震动天下,在朝廷中妥协派的主张下,帝国放弃了宁赛费劲心血争取到的有利战略形式,和吐蕃军媾和。让步的后果就是“有功之臣”宁赛被召回朝中,严肃处理。

宁赛倒台后,武定军不得不被迫解散,裴居道再一次丢了饭碗。

此后,连绵不息的噩运似乎注定了他的失败。他又出任北庭都护府判官,因为前车之鉴,所以凡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就是这样。还是逃不出命运的掌握,不久,幽州卢龙军大将奄忽不离,率十三胡起兵反周,虽然旋即被平灭,但是,接下来一场剧烈的人事变动,裴居道又倒霉地被唰了下来。

这样辗转流离,裴居道从南蛮到了北疆,又从北庭回到江南,再接着。他被调到江淮转运使府任“长史”之职,可是这一份介于幕僚和朝廷正式官员之间的职务,也没干长,这一次不是天灾**,是裴居道自找的,当时朝廷颁布漕运新法,裴居道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看出其中有巨大的问题,于是上书直言,结果被人诬为“诋毁变法”,下狱治罪。

在丁晋等人的活动下,裴居道很快出狱,被贬为“吉阳主薄”,在吉阳县,他倒是稳稳当当的做了几年,但是位卑权小,想干事干不成,没出什么优秀成绩,直到他再次回到岭南……

裴居道最让人敬佩的一点是:他对待友情的真挚。

以丁晋为例,当初丁晋远赴千里到平遥县任主薄,裴居道担心他年少气盛不免在一个什么都陌生的地方吃亏,于是暗中写信给世交—县令李翱,希望他能关照一下丁晋。

而且,这种对朋友的帮助是不求回报、不求感激的,他为了照顾丁晋的自尊心,并没有据实以告,后来,还是李翱说出了其中隐情,丁晋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几年后,丁晋再次外任,这一次,他是前往刚遭兵灾的襄州。裴居道从两人之间的通信中得知消息,二话不说,请了“出差”的公干,亲自跑到鄂州,动用关系借了一艘兵船,护送丁晋一家前往襄阳。原文:丁晋听罢,这才晓得裴居道不远千里赶赴鄂州。原来为的是自己的前程安危,不禁心中很是感激,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叹道:“裴兄之谊,某实不知如何谢之,说些感激之语,又怕兄见外了。”

裴居道的性格,最突出的是宽厚,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摘录原文几段:

原文:裴居道性情宽厚大度,笑着圆场道:“颜兄勿开玩笑,这辆大车已经付过钱了,陈生和三郎不妨坐上来,反正再多两人,也是同样价钱。”……裴居道笑呵呵地和丁晋两人见了礼,询问了几句路上情况……丁晋脸色尴尬,裴居道哈哈笑着解围道:“千言万语,还道话长,不过天已将晚,咱们还在这里站着作何道理?三郎,陈生,你们快随我进去登录名字,有什么话,咱们容后再谈。”……还是裴居道年长忠厚,忙出言为元秀解围,顺便为众人介绍道:“来来来,闲话再谈,吾来为各位人中龙凤介绍一二。”……裴居道明白了元秀为什么这几日愤恨自己的原因,当日他得悉元秀跟随许昼每日出入烟花粉楼后,曾劝告过元秀但对方没有听从,于是无奈下便说给众人听,本想大家讨论个好办法帮助他,却没想到竟被元秀记恨,这让裴居道心中有些难受,但并没有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看不下去的裴居道忙站来阻止道:“管兄,许兄,今日是我等庆贺之日,怎地平白惹出一顿争吵,休了,休了,且饮酒听曲吧。”……

裴居道一生飘零,雄心抱负没有实现的机会,不过他的儿孙们混得挺不错,托他的荫庇,他的两个儿子都做了三品以上的高官,一个孙子还得了“郡侯”的世袭爵位。

裴居道: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事,是没有把理想设定为做一名“旅行者”。

二十四、

沈微,人如其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更有趣的是,这个人依靠谨慎的性格,从一名小吏做起,后来一直做到了尚书天官。

他是胥吏飞黄腾达的异类,多年以后还受天下万万刀笔小吏的崇拜。

他的仕进之路,和本书情节的发展,可谓是相辅相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