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二十五、
根据书友豆豆的建议。将“肃宗”改为“肃宗”。正文情节也一并修改。
初登皇位的肃宗,年龄只有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他的父亲为他留下了两位德高望重的辅政大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崔铉。
于志宁是老资格的宰相,还当过肃宗的哥哥—相王武承裔的老师,顺宗临朝时,对他最为倚重。
崔铉是肃宗的娘舅,论到彼此关系是很近的,肃宗当太子时,崔铉也是他的主要支持者,可是当肃宗即位后,这个舅舅却越来越让他不能忍受。
或许是因为顺宗生前,对儿子的能力不太放心,所以让他最信赖的当时仅有的两位宰相于志宁和崔铉为顾命大臣,吩咐他们要尽心辅助扶持肃宗。
因此,两位辅政大臣以长辈自居,时时拿顺宗来压他,动辄训导,使得肃宗除了点头答应外毫无发言权。顺宗虽死,但消失的只是他的**,他的余威仍旧压在肃宗身上。甚至笼罩着整个朝廷。
可惜,肃宗并不是一个温和的帝王,他性情暴躁,有着强烈的主宰欲,绝不允许任何人凌驾在自己的权威之上。
在这两位大臣的“辅助”下,肃宗做事常常会有束手束脚之感。于志宁和崔铉的倚老卖老,使肃宗想摆脱他们控制的愿望十分强烈。
摆脱控制的第一步,是增补高爽、武澄宇、杨怀素为宰相。
武澄宇是肃宗的“自己人“,高爽和杨怀素曾是顺宗的亲信,但后来因事被贬,杨怀素和于志宁还有矛盾,肃宗此举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无非是想分于志宁和崔铉的宰相大权,从而培植绝对忠于自己的势力。
可是高爽和杨怀素两个家伙让肃宗很失望。高爽是两朝老臣,是出了名的滑头,秉持“老好人原则”,凡事不出头,见洞就钻,遇事就躲;而杨怀素的性格极为懦弱,于志宁虽和他有旧怨,但杨怀素害怕于志宁在朝中排挤自己,竟然主动向对方示好,卑躬屈膝的不像一个宰相。
高爽和杨怀素都没有体会到肃宗提拔他们的深意,武澄宇虽然明白,可是他当时的实力还无法和于、崔二人正面对决。还有一个原因是,武澄宇此前是被于志宁推荐出相的,如果他刚刚任相就打击恩主。在这个道德观念很重的社会,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年少气盛的肃宗自然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决定把希望转而寄托在培育外朝的新势力上。遂先后任命苏州刺史窦刚和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王博为宰相,又在武澄宇的推荐下,任命京兆尹曹斐为同平章事,实际上也是宰相。
之后,肃宗对顾命大臣发动了进攻,他的矛头首指于志宁。因为这个时候,崔皇后还健在,肃宗顾及母亲的面子,没有对崔铉立即“毫不客气”。
这一次,倒于派主力换成了曹斐和窦刚。这两人都是极有魄力之人,两人联手,果然不负圣恩,他们收集材料,筛选把柄,很快就抓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让肃宗将于志宁贬为同州刺史。
这件小事确实很小,大宗二年一月,蔚州刺史王之琰贪赃案发,而王之琰的妻子是于志宁的好友严峻早已离异的前妻。严峻想为王之琰一家脱罪。当时主办此案的人是窦刚,于是严峻就向窦刚说情。
窦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曹斐,两人觉得这个机会应该利用起来,于是曹斐又安排人将消息隐约透露给于志宁知道。
于志宁不知道这是政敌设下的陷阱,于是在肃宗面前极力替严峻辩护,结果一查案,严峻确实在明知王之琰有罪的情况下还向窦刚说情,这样于志宁、严峻等人被扣上了结党营私的罪名,肃宗罢了于志宁的相职,贬他为同州刺史在同州任上不久,肃宗又秘密下了一道旨意,让于志宁自尽了事。
这个打击手段,最巧妙的就是抓住了于志宁的羞愧心理,于志宁得知严峻确实包庇罪犯后,就算肃宗不罢免他,他也无颜再做宰相。之前,武澄宇就说过,于志宁这个人耿直倔强,不能用硬碰硬的办法来对付他,最佳的办法,莫过于让他自惭而去。
除掉于志宁后,宰相群体随后又发生了分裂和矛盾,武澄宇运用自己出神入化的政治手腕,联合曹斐成为盟友,驱逐了和自己政见不同的窦刚,罢免了懒于做事的高爽,最终,又和老宰相崔铉发生了直接而尖锐的冲突。
冲突的缘由,实际上还是肃宗和崔铉的矛盾。大宗二年七月。以崔铉为首的一些大臣们提出了立太子的事情。
当时,肃宗的皇后—王皇后生不出儿子,崔铉等人便想拥立萧贵妃的儿子也即肃宗长子武文壁为太子。可是肃宗不愿意,他和王皇后伉俪情深,他的主意很坚定,一定要等王皇后生了儿子立他为储君。
崔铉以老卖老,干预皇帝的家事,肃宗非常生气,恰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崔太后去世了。
在肃宗夺取太子之位的进程中,有一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那就是他的母亲崔太后。她是肃宗夺宫的主要支持者,也是打击反对肃宗势力的主要力量。她的死,让肃宗很伤心,但是崔太后的逝世,也在一定程度上,淡漠了肃宗对崔家的亲情感,他决定将崔铉这个碍手碍脚的老家伙赶出朝堂。
皇帝的意愿代表者,就是中书令武澄宇。这个时候,君臣二人高度保持一致,远没有后来的龌龊。
武澄宇领会了肃宗的意志,并开始寻找机会打击崔铉。
崔氏是一个大家族,而且还是皇亲国戚大贵族。免不了一些不法之事,武澄宇抓住崔氏把私宅高价卖给官府的事大做文章,唆使与崔铉有旧怨的御史柳述弹劾崔铉“抑吏市私第,贵取其值”,又让大理正判崔铉“监主自盗,罪绞”。
肃宗再残酷,也不好真的杀了崔铉。原因不仅是因为舅甥关系,崔铉的父亲—崔公佑虽然死了多年,但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事实上,在崔铉下狱后。朝中有很多大臣为他请命,坊间也流传一些不利于肃宗的非议传言。
最后,余怒未消的肃宗将崔铉贬到了黔州,三年后崔铉在郁愤中病逝。
至此,顺宗为儿子留下的两位辅臣,都消失在了帝国的政坛上。
从此,肃宗开始了一段让后人颇为迷惑的不纳良谏、重用权臣、养虎为患的黑暗时期。
对于这一段让人琢磨不透的历史,有些人认为,肃宗并不是因为单纯的昏庸,而将几乎所有朝政大权都委于武澄宇同党手中。他重用武澄宇、曹斐等,实是有着他个人的通盘考虑,以及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持以上观点的研究人员,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推测,一个是:武澄宇主政后,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及施政措施,都与肃宗一贯的主张极为吻合。因此有人认为,肃宗是利用了武澄宇之手,代替自己间接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意图;另一方面,武澄宇的同党—曹斐,他在大宗三年、四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明显得到了肃宗皇帝的全力支持,而其中一些重大而有价值的改革,在武澄宇党覆灭后,依然被继续施行,甚至贯穿整个大宗时代,这也可间接证明,曹斐的改革也许正是肃宗政治意图实现的手段。
不过,这些也只是后人依据残存史料的猜测,至于真相到底如何,除了死去的肃宗自己,谁能说得清楚?
大宗五年787年,武澄宇党覆灭,肃宗亲手终结了这一段“昏庸”的历史。
也就是在这一年,大周帝国又发生了一件扑朔迷离的大事,让肃宗身上的迷雾更加深沉。
大宗五年787年七月,周肃宗下令灭佛,筛汰寺院僧尼。先是拆毁在山野中的寺院。随后下诏长安、洛阳的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30人。全国十道观察使下的镇地和同、华、商、汝各州留一寺,上等寺留僧20人,中等寺留10人,下等寺留僧5人,勒令其余被沙汰寺院的僧人全部还俗。
在沙汰之列的寺院,派御史前去督令限期拆毁,寺产收归官府所有,拆下的木材用来建造官署,铜像钟磐都用来铸钱。
至这年十月,肃宗宣布全国共拆毁寺院4600所,还俗僧尼26万人,山野中的小寺庙拆去4万余所,收得良田数千顷,寺院奴婢15万人。
可是让人疑惑不解的就是,周肃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