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排行 小说分类 完本小说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佛系小说 > 其他类型 >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 第099章 星联大学(18.6k)

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第099章 星联大学(18.6k)

作者:幸福砸开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01:21:08 来源:宝书网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更新快,无弹窗!

智汇星联破万象,学海扬帆启远航。

海内外英才云集,书声响彻五湖旁。

校企联手开新路,科技未来共辉煌。

教育赋能双循环,星联雄图写辉煌!

-----------------

夜幕降临,深市这座城市的灯火,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窗撒进来,映照在星联集团的会议室内。

李凡坐在会议桌一侧,身前摊开一叠文件和笔记本,略显疲倦的眼神里却充满了坚定。

他今天要在这场高层会议上,提出一个战略构想——设立“星联大学”。

随着星联集团的迅速发展,公司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科技企业。

而是逐渐成为影响整个行业、甚至社会结构的科技巨头。

而在李凡的眼里,人才,尤其是尖端技术人才,才是支撑公司未来进一步腾飞的最关键因素。

为了保持星联的竞争力,李凡决定将目标从简单的招聘,扩展到“培养”——他想直接从源头培养符合星联发展需求的顶尖人才。

“我们不能只在市场上争夺人才。”李凡低声自语,心中对未来的构思愈加明晰。

“要从源头掌控,建立自己的科研和教育体系。”

办公室外,会议室的大门突然推开,星联高层的其他成员陆续走进来。

所有人神情严肃,眼中有着对即将讨论的内容的浓厚兴趣和一些未解的疑惑。

会议桌两侧坐下的高管们,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李凡身上。

每个人都清楚,这个年轻的领导者,常常能在不经意间提出颠覆性的想法。

而这些想法,往往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格局变化。

“李总,今天的会议主题是什么?”曲云山坐在李凡对面。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对李凡的想法有些好奇,却又带着些许保留。

“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科技突破?”

李凡微微一笑,翻开了面前的文件,摊开了一张图表。

图表上赫然写着——“星联大学”设立计划。

“星联大学?”

杨庆华,作为星联集团的首席财务官,略带疑惑地挑了挑眉。

“李总,教育领域并不是我们的传统强项,真的有必要进军这个行业吗?”

李凡没有急于回答,目光扫过会议桌旁的每一个高层,停留在曲云山、江子胜、乔鸣夏等人的脸上。

他知道,这些人曾见证了星联从一个小企业,崛起到如今的行业巨头,对公司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长远的眼光。

面对他们的质疑,李凡微微一笑,开始用沉稳的语气阐述自己的构思:

“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项目,而是星联未来的战略布局。”

“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人才瓶颈却越来越明显。”

“星联作为一个科技公司,已经到了需要与教育体制深度融合的时候。”

“‘星联大学’的设立,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还能直接控制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培养出符合我们需要的技术和管理精英。”

李凡顿了顿,目光深邃。

“你们想过没有,星联在未来,会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还有技术创新的竞赛。”

“而要赢得这场竞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

会议室内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思考李凡的话。

过了几秒,乔鸣夏首当其冲发问:“李总,星联大学会不会面临很大的阻力?”

“尤其是政府审批、资金投入,和校内外的合作问题,难度不小。”

李凡点点头,知道乔鸣夏的担忧,来自于对现实的深刻了解。

“这正是我们需要从一开始就考虑的。”

“政府审批需要时间,但我们有足够的资源和影响力争取支持。”

“资金投入方面,虽然前期需要大量资金,但星联集团的盈利能力足以支撑。”

“且后期会产生更大的回报——不仅仅是培养人才,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力量。”

江子胜在一旁听了,突然开口道:“但是,教育本身有很多复杂的体制和政策要求,尤其是在人才选拔、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方面。”

“我们作为企业,能否做到符合国家的教育规定,还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好。”李凡微微一笑。

“我们可以与现有的高校合作,借助他们的经验和资源,同时也能确保星联大学在科研方向上的独立性。”

“我们要创造一个创新型、企业化运作的教育模式,保持教育的高效性和前瞻性。”

曲云山沉思了片刻,抬起头看向李凡:“李总,这个想法虽然前卫,但实施的难度并不小。”

“而且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选拔优秀的教授和导师,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如何吸引社会上最优秀的学生?”

“这正是星联大学与传统大学的不同。”李凡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我们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更要培养未来的领导者、技术创新者和行业专家。”

“我们会邀请国内外顶尖的学者来担任顾问,聘请优秀的教授团队,并且将企业的技术需求,与教育需求深度结合。”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教育,而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

会议室内再次沉默,大家都在思考李凡所说的话。

李凡知道,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眼中,是大胆且不切实际的。

但他有足够的信心去推动这项战略,因为这是星联迈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突然,杨庆华开口:“李总,我理解您的想法,也赞同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教育的目标,不只是为了服务于公司的需求,而是要服务于社会。”

“我们不能仅仅把星联大学,当作一个技术培养基地,更多的是要有社会责任和公正性。”

李凡点了点头,深深地明白这一点:“我们设立星联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

“并且通过创新的教育理念,让他们在各行各业中脱颖而出。”

“我们会提供给学生最先进的科技,最广阔的视野,但最终要让他们为社会贡献,而不仅仅是为了星联。”

曲云山此时开口道:“那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设定一个清晰的教育目标,明确我们的教育理念。”

“而且,我们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模式,都要保证星联大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性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没错。”李凡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做一个企业办学的先锋,更要成为东大,乃至全球科技教育的领跑者。”

“我们不单纯是要培养技术型人才,更要培养那些能够在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的领军人物。”

李凡的声音逐渐高昂起来,语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动力。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愈加凝重。

大家意识到,星联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项目,它将会是整个集团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星联迈向未来的关键步骤。

“从今天开始,”李凡深吸一口气。

“我们将全力推动星联大学的设立。”

“这不仅是我们企业的未来,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未来。”

“我们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未来的科技领袖,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会议室内,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个由李凡提出来的构想,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战略,更是一次教育领域的革命。

星联大学的设立,将为星联集团带来无穷的可能性,也将为整个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

李凡坐在星联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阳光洒在办公桌上,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面前摊开的是一份由法律部和公关部共同起草的文件——《关于设立星联大学的申请书》。

文件中详细列出了大学的设立背景、学科规划、师资力量、发展前景等内容。

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被审批部门质疑的方面。

然而,李凡心中依然有些忐忑。

他深知,要想突破这一关,光凭技术实力和商业计划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繁冗的行政流程,和复杂的官僚体系中脱颖而出,如何让政府部门真正理解和支持星联大学的设立。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也是一场复杂的博弈。

“李总,我们准备好了吗?”江子胜从门外走进来,他的面容一如既往地冷静,语气也没有一丝紧张。

作为公司法务负责人,他始终站在李凡的身边,协助处理一切法律和审批事务。

李凡轻轻点了点头:“差不多了,文件的细节,已经过公关部的多次修订,法律条文也没有问题。”

“但是,最难的不是材料,而是审批流程。”

“嗯,确实。”江子胜也略显严肃。

“我们都知道,行政审批的关键,在于决策人的态度,很多时候,能不能顺利过关,不完全取决于文件本身的质量,而是能否获得相关领导的支持。”

“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去触动这些人的关切,找到突破点。”

李凡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从来不是一个喜欢依赖外部力量的人,但这次的确不同。

星联大学的设立,不仅关乎公司未来的人才培养,还将影响整个深市,甚至全国的教育布局。

而这项宏大的计划,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这几天,我已经安排了几次与教育部领导的沟通。”江子胜接着说道。

“他们对于大学的设立持积极态度,但问题是,我们能否通过层层审批,打破其中的层级壁垒。”

“尤其是那些地方性的利益博弈,往往会成为我们的障碍。”

李凡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投向窗外,深市的城市风景,在阳光下闪烁。

这里曾是一个渔村,但如今它已经成长为东大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星联集团的崛起,离不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改革创新。

李凡心中一动,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我决定亲自去趟市教育局。”李凡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江子胜吃了一惊:“您亲自去?”

“但这涉及的层级不止一个,市教育局可能并不会直接给我们答复,您亲自出面,恐怕影响力有限。”

李凡微微一笑:“江总,我不光是去教育局,我要直接去接触最核心的决策人。”

“我们要通过这个申请,向政府展示出星联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深市发展的一部分。”

“我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大学,是整个城市未来发展中的一块关键拼图。”

江子胜沉默了一会儿,显然有些犹豫。

但他很快意识到,李凡一旦做出决定,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空间。

于是,他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会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我们能有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

“您要见的是谁?”

“直接见市教育局局长,周文杰。”李凡说,“如果能够打通这一关,我们的进程将会大大加速。”

江子胜心中一动,周文杰是深市市教育局的局长,资深的官僚,曾经在多个地方政府任职,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李凡选择直接找他,显然是想通过顶层接触来解决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周文杰虽然是一位务实的领导,但也有着严格的官僚习惯。

在众多的项目申请中,他会根据自己的判断筛选优先级。

而且,背后一定有着各种复杂的政治与经济博弈。

尤其是大学这一教育项目,涉及到地方经济利益、社会责任,以及大量的资源配置。

星联大学的设立,必然会影响到一些传统教育机构和地方大学的利益,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李凡知道,这次的挑战,远非像与企业对手博弈那么简单。

在政府面前,没有明确的商业规则,只有一个个部门利益和个人立场。

他必须像一个政治家一样,精确地把握每一次沟通的机会,找到那些对他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

几个小时后,李凡和江子胜便走进了深市市教育局的大楼。

大楼内部庄严肃穆,工作人员穿梭忙碌,给人一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

“李总,您确实打算直接见周局长吗?”江子胜小声问道。

“是的,别说废话。”李凡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决。

江子胜知道,李凡的脾气一向果敢,既然决定了,什么也不能阻挡。

两人很快被带到了周文杰的办公室。

周文杰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得体,神态稳重。

他看到李凡时,眼中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情感,但一看李凡的脸庞,他似乎瞬间察觉到了什么。

“李总,久仰大名。”周文杰微微点头,示意两人坐下。

“听说你们打算在深市设立大学,这是一个大手笔的计划,我很感兴趣。”

李凡简洁地介绍了星联大学的设立背景和具体规划。

周文杰没有急于回应,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

“李总,你知道的,教育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其他行业不同,我们并不是单纯的支持商业项目。”

“你提出的这个大学计划,涉及的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配置,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资金、人才、以及社会的反响。”

“你的项目如果顺利落地,必然会对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一定冲击。”

周文杰放下手中的文件,语气平淡,却不容忽视其中的深意。

李凡并未慌乱,他早就准备好面对这种言辞:“周局长,星联大学不仅是我们集团的计划,它也代表了深市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们不仅是想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更是想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物。”

“而这,不仅对星联,对整个深市,甚至东大的科技发展都至关重要。”

周文杰沉默了一会儿,目光在李凡脸上扫过,似乎在评估他的诚意与决心。

“李总,你说得不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你的理念。”

他顿了顿。

“而且,你提出的这个大学,未来会涉及到很多政府资源的整合,地方的利益。”

“甚至连高校之间的竞争问题,都需要考虑。”

“你们能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吗?”

李凡眼神坚定:“我知道这些困难,但星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深市也需要更多像我们这样有远见的企业,来带动创新、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

“周局长,您也知道,深市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里不仅是经济的中心,也需要成为人才和创新的中心。”

周文杰静静地看着李凡,眼中有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不仅仅是商业领袖的李凡,更多的是一个有着宏大理想和责任感的企业家。

“好。”片刻后,周文杰终于点了点头,“我会支持你们的计划,但接下来的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调。”

“我也需要向上级汇报,争取更高层的支持。”

“你们的项目,不能仅仅是星联的事,更是深市,甚至是国家发展的事。”

李凡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谢谢周局长,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周文杰目送两人离开,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突然清新了许多。

李凡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这一场博弈,注定充满了艰难与挑战。

但李凡清楚,星联大学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未来,更是为了将深市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而他,也注定要在这条充满风云变幻的道路上,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未来。

-----------------

随着“星联大学”设立计划的逐步推进,李凡和他的团队深知,人才培养的方向是星联未来发展的核心。

他们不仅要应对来自教育领域的严格审查,更要确保教育内容,与星联集团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培养出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精英人才。

与此同时,李凡也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技术、管理和教育的简单任务。

更是一场对于教育理念,和未来科技产业的深刻反思。

在星联集团深市总部星庭的大会议室里,李凡和他的团队围坐在会议桌前。

这个小小的会议室,承载着未来星联大学的雏形,但此时的气氛却异常凝重。

李凡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位高层,点了点头,示意开始。

“大家好,今天的会议,我们将正式敲定星联大学的初步人才培养方向。”

“对于我们来说,这不仅是对未来的一次投资,也是整个深市,乃至全国教育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

李凡的话语沉稳而有力,虽然有着几分疲惫,但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曲云山作为星联集团的总经理,立刻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李总,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上,是否考虑过行业发展的趋势?”

“例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领域,是否能成为学校的重点培养方向?”

李凡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未来的发展,肯定要与技术紧密挂钩。”

“我们需要培养,不仅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端人才,还要具备跨领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他的回答,让会议室中的气氛略显轻松。

接下来,江子胜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教育政策的问题:“李总,既然是企业发起的大学,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否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明确的界定。”

“尤其是在学位授予、资格认证方面,我们要避免可能的政策风险。”

李凡微微一笑,“江总说得对,我们要确保星联大学,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是透明且合法的,避免未来的潜在问题。”

“因此,星联大学将设置与国家教育系统对接的课程体系,毕业生也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

接着,方东河作为星联技术研发部门的总负责人,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课程内容,我们是否需要加强一些前瞻性的课程?”

“比如,量子计算、区块链这些高新技术,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重点?”

李凡再次点头:“完全同意。”

“星联大学的课程设置,一定要紧跟科技前沿,不仅要涵盖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热门技术。”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技术对未来社会、经济、甚至伦理的影响。”

他顿了顿,目光凝视前方,“最重要的是,星联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技术人才,更多的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中,掌控技术变革的人才。”

为了更精准地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李凡决定亲自带领团队,进行一场企业需求调研。

星联集团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除了传统的技术研发,还涉足了高科技制造、金融服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因此,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李凡与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了一个调研会议。

曲云山对未来管理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具体要求:“星联集团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管理人才。”

“尤其是在跨国并购、资本运作等方面,管理者必须具备系统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行业知识。”

方东河作为星联的首席技术官,关注的则是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未来的技术发展,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传统的工程师,我们需要更多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

“尤其是那些懂得如何将技术与商业、法律、甚至社会发展结合的人才。”

接下来的几天,李凡带领团队,深入到星联集团的各个技术研发部门、市场部门,甚至一些海外分支,逐步摸清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真实需求。

这些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他对星联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有了更深的思考。

与此同时,李凡还意识到,如何把企业的需求,与教育标准进行对接,是星联大学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大学体系,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研究,而企业的需求,则更多地体现在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巨大冲突。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思考,李凡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制定星联大学的学科设置。

与传统大学不同,星联大学的课程,将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前瞻性,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

李凡和方东河共同讨论的第一项内容,是“技术创新与实践”课程。

他们决定,将整个课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技术能力,二是让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意味着,星联大学的学科设置,将围绕着技术应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同时加大对跨学科知识的融入。

此外,李凡还特别强调了“企业管理与全球视野”课程的设计。

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星联大学的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

还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规则、跨文化沟通的技巧,以及全球经济的走势。

因此,星联大学将开设国际商务、全球战略、跨国并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李凡深知,星联大学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更取决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教育理念的创新。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星联大学将邀请业内顶尖专家和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并与多家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星联大学的建设进程中,李凡决定探索与企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大学“学术”与“行业”之间的壁垒。

星联大学将设立多个与集团业务紧密结合的“实验班”,例如:AI技术创新班、量子计算班、全球战略班等。

这些班级的学员,将在完成常规学术课程的同时,参与到星联集团的实际项目中。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直接接触到企业的前沿技术和实际项目。

毕业后,能够无缝对接到星联集团的各个部门,不仅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还能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深化专业技能。

此外,李凡还计划设立“校企联合研究院”,将企业的科研需求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打造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星联大学将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在李凡的推动下,星联大学的设立申请,得到了深市市教育局的初步认可。

教育局的领导表示,星联大学作为一所企业主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能够与深市的科技创新战略高度契合,是未来深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政府部门将为星联大学的建设,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并协助学校在资源配置、师资引进等方面开展工作。

李凡也深知,星联大学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努力,还需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教育界的认可。

因此,他亲自参与了与教育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的多次对接,并争取到了深市市政府对星联大学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

在经过一系列详细的讨论、调研和筹划后,星联大学的初步蓝图逐渐清晰。

在李凡的眼中,星联大学不仅仅是为星联集团培养人才的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着创新、跨界与梦想的未来教育平台。

他深知,教育的未来,必定要与科技、商业、社会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挑战的精英人才。

“星联大学的诞生,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技术挑战,更是为了迎接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挑战。”

“只有真正掌握科技与教育的力量,才能够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改变。”

李凡的心中燃烧着这样的信念,他坚信,这所大学必将在未来的教育与科技领域中,掀起一场深刻的变革。

-----------------

李凡的“星联大学”计划一经提出,迅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作为东大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星联集团的每一项举措,都能迅速掀起风波。

而这次设立大学的决定,更是引起了媒体、政界、学术界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

自李凡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设立“星联大学”的计划后,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引发了各类讨论。

各大主流新闻网站、电视台、电台等纷纷派遣记者到场,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跟踪。

星联大学的设立,意味着星联集团,不再仅仅专注于科技产业的突破,而是开始涉足教育领域。

并以此推动东大,乃至全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变革。

《企业设立大学,商业化教育的未来?》

《星联大学:技术与教育的跨界融合》

《李凡的教育梦想——让未来从深市开始》

这些标题,在各大新闻平台、社交媒体,以及论坛中迅速传播开来。

一些媒体热衷于报道星联大学的“商业化教育”倾向,提出了质疑:

是否会出现企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导致大学无法脱离资本的影响,失去其本应具备的独立性和多元性?

甚至有声音认为,企业设立大学,可能会使得人才培养变得过于功利化,过度服务于企业利益,而忽视了基础学科和全面素质教育的价值。

然而,更多的媒体则持肯定态度,认为星联大学的设立,无疑是东大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革新,能够推动高等教育走向更加实用与创新的道路。

《李凡的梦想,星联大学可能是东大教育改革的新曙光》

《星联大学:未来的科技精英摇篮》

“这所大学的设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它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实战为导向,培养真正能够推动时代进步的人才。”

在这些报道中,李凡的理念逐渐被人们认可,尤其是在对“未来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实践性的高度契合上。

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星联大学的设立,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评论与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